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供作蔽覆的東西。《管子.小匡》:「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解壘,兵不解翳。」唐.曹松〈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絕纖塵。」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7) 吳明徹:西元514∼580?,字通昭,南朝陳秦郡人。略涉書史經傳,從汝南周弘正學天文遁,略通其術。入陳,遷安南將軍。宣帝時,詔加侍中,統眾軍十餘萬北征,進克仁州,封南平郡公。進攻彭城,大破北齊軍於呂梁,授南兗州刺史。後為北周徐州總管梁士彥擊敗,與將士三萬人均被俘,卒於長安。 ◎2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晉景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孺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隋文帝以子秦孝王俊有疾,馳召名醫許智藏,俊夢亡妃崔氏泣曰:「本來相迎,如聞許智藏將至,其人當必相苦,奈何!」...
張冠李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會使卻無錢。」之諺,疑亦是此意耳。後世行市語有「張三李四」,皆非漫然無本。「魯酒薄,邯鄲圍」「罪生,旤歸乙」,事機莫測,曷足怪乎!諸老先生乃謂皆是亂說,然則聖人何以擇言於芻蕘。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張公帽賦》。〔參考資料〕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張公帽賦》諺云:「張公帽棳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云:「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以戴之,于長隱君乃岸幘而褻禮,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壯儀。」亦可謂善謔者。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清.魏裔介〈鮑讓侯詩集序〉:「嚴滄浪云:『詩有妙悟,非關理也。』讓侯者,其從悟後而得之乎!悟者之於詩,譬如畫龍點睛,其餘鱗都無用處。」
迫不及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四.唐德宗》德宗不許李惟岳之嗣位而亂起。延及數年,身幾危,國幾亡,天下鼎沸,是豈可謂德宗之宜聽其嗣?使假我之爵位,據我之土地兵,以抗我哉?而不許之,則又兵連禍結而不解。論者至此,而議已窮,謂不先其本,而急圖其末是已。顧1>處此迫不及待之勢,許不許兩言而判2>。徒追咎於既往,而無以應倉卒,是亦塵羹土飯之言耳。 〔注解〕 (1) 顧:反觀、回頭看。 (2) 許不許兩言而判:允諾或不允諾,只是兩句話的不同罷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龜的邊緣。《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元龜岠冉長尺二寸。」
並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韻語陽秋.卷一七》:「取退之〈南山〉詩讀之,若可齊驅並駕也。」 02.《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寅以後為文明華敷之世,雖燦爛可觀,尚不足與他國齊驅並駕。」 參考詞語︰齊驅並驟注音︰ㄑ|ˊ ㄑㄩ ㄅ|ㄥˋ ㄗㄡˋ漢語拼音︰qí qū bìng zòu釋義︰驟,奔馳。「齊驅並驟」猶「並駕齊驅」。見「並駕齊驅」條。 01.宋.王安石〈上邵學士書〉:「則韓、李、蔣、邵之名,各齊驅並驟,與此金石之刻不朽矣。」 參考詞語︰並驅齊駕注音︰ㄅ|ㄥˋ ㄑㄩ ㄑ|ˊ ㄐ|ㄚˋ漢語拼音︰bìng qū qí jià釋義︰猶「並駕齊驅」。見「並駕齊驅」條。 01.元.貢師泰〈知學齋記〉:「苦心刻意作為文章,...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據隴望蜀注音︰ㄐㄩˋ ㄌㄨㄥˇ ㄨㄤˋ ㄕㄨˇ漢語拼音︰jù lǒng wàng shǔ釋義︰猶「得隴望蜀」。見「得隴望蜀」條。 01.清.李漁〈與陳學山少宰書〉:「以其為人叵測,胸伏兵,不則見事風生,工於影射;不則據隴望蜀,誅求無已。」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風」:《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子之朝兮,汩吾西征。發軔新豐兮,裴回鎬京。陵飛廉而太息兮,登平陽而懷傷。悲時俗之險阸兮,哀好惡之無常。棄衡石而意量兮,隨風波而飛揚。紛綸流於權利兮,親雷同而妒異;獨耿介而慕古兮,豈時人之所憙?沮1>先聖之成論2>兮,3>名賢之高風4>;忽5>道德之珍麗兮,務6>富貴之樂耽。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眾夫之所眩兮,孰能觀於無形?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內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沒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注解〕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脫下。如:「釋」。《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食監奏未釋服,未可御故食。」唐.顏師古.注:「釋,謂解脫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