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格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文的格律聲調。亦泛指作品的藝術風格。《金瓶梅》第一一回:「高低緊慢按宮商,吐玉噴珠;輕重疾徐依格調,鏗金戛玉。」《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了去。」
將計就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水滸傳》第三九回:「只這封書上,將計就計,一封假回書,教院長回去。」
不識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合時宜,不知好歹,不知進退反義:識時達務辨似: 識,音ㄕˋ。通曉。不可作「視」。
訓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少年管訓處分中一種較輕微的刑罰。由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法庭內執行,以當面勸導的方式,告訴受訓誡者錯在哪裡,以及該如何改過等。訓誡後,再令少年悔過書,並請其父母等注意管教孩子。
憤憤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非常不滿而憤怒。《喻世明言.卷三二.遊酆都胡母迪吟詩》:「樞密使韓世忠憤憤不平,親詣檜府爭論。」《隋唐演義》第三三回:「令狐達爭不過叔謀,憤憤不平,只得自回衙宇,本題奏去了。」
著書立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書籍,以成一家之言。《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尚志允令還山,賜內帑銀五百兩,將南京元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冷眼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詳,晚唐進士,亦是福建史上的第一個狀元,後入仕梁。因梁太祖不滿其〈人生幾何賦〉中「三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求徐夤改,徐夤不從,於是太祖削去其官職。東歸後,閩王禮聘徐夤成為幕僚,官祕書省正字。後還鄉隱居。在〈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詩中,徐夤看到友人因為直言敢諫,反而遭到君王罷黜,心生感觸地道:「若是冷靜地在旁觀看,就會覺得這幫阿諛小人的行為很可笑;可是要有人竭忠盡慮地直言進諫,反倒會受誣陷和冤枉。」表達了他對政治黑暗的不滿憤慨。後來「冷眼旁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形容用冷靜的眼光在旁觀察,後亦用來形容漠不關心。
就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床睡覺。《宋書.卷四三.檀道濟傳》:「將廢之夜,道濟入領軍府就謝晦宿。晦其夕竦動不得眠,道濟就寢便熟,晦以此服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定輝一人回到客棧,了幾封給湖南同學的信,等等華甫尚未回來,便先就寢。」也作「就眠」、「就枕」。
顛撲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一生著述繁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
碑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書法家留傳後代的書法,刻於石碑者稱之為「碑」,於紙絹者稱之為「帖」。後世用版刻或石刻翻刻前人墨跡的拓本,也稱為「帖」。如「淳化閣帖」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