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碧萬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碧綠的天空或水面遼闊無際。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英烈傳》第四七回:「但見湖中清風徐來,水光接天,眾籟無聲,一碧萬頃。」
|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祖籍湖北襄陽,出生於河南鞏縣。官左拾遺、工部員外郎,故也稱為「杜工部」。甫博極群書,善為詩歌。在政治上始終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著有《杜工部集》。也稱為「杜陵布衣」、「老杜」。
|
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鬚,無鱗,皮膚多黏液。背蒼黑色,腹白,背鰭、胸鰭上棘刺有毒。約有二千五百多種,分布於世界各地。生長於河湖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以小魚、貝類、蛙類等維生。
|
爭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執己見,不肯相讓。《水滸傳》第八回:「今日就高鄰在此,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那人是湖州客人,姓呂,提著竹籃賣薑,只為家僮要少他的薑價,故此爭執不已。」也作「爭持」。
|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的學者根據商、周朝的占蔔用的獸骨和龜甲上的甲骨文,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長沙的西漢馬王堆出土了將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紀的《易經》、《道德經》和其它書籍,是現存《易經》的最早版本,並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孔子所著的〈繫辭傳〉上、下,但並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當代的學者懷疑周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作者,部分學者更認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學者比較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易經》和周朝的鐘鼎文之後,認為《易經》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書日期應是西周後期,大約公元前九世紀末。現時一般...
|
澄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定禍亂,恢復秩序。宋.文及翁〈賀新郎.一勺西湖水〉詞:「余生自負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傅巖未起。」
|
縷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纖細。宋.蘇軾〈和蔡準郎中見遨遊西湖〉詩三首之三:「船頭斫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
動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臉色改變,多指感動之意。如:「他與流浪狗之間的故事,令人動容。」《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平憲王蒼》:「乃閱陰太后舊時器服,愴然動容。」《文明小史》第六○回:「這時兩湖總督蔣鐸上了個籲請立憲的摺子,上頭看了很為動容,就發下來叫軍機處各大臣議奏。」
|
見多識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廣泛,學識淵博。《鏡花緣》第四四回:「多九公本是久慣江湖,見多識廣,每逢談到海外風景,竟是滔滔不絕。」《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只因常常出外遊學,見多識廣,知識也漸漸開通。」
|
鵜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鵜形目。體型較鵝大,色灰白帶紅,頷下有喉囊,可以儲存食物,動作敏捷,是捕魚高手。[例]鵜鶘通常集體棲息在海岸、河川或湖泊的沿岸。 △淘河、淘鵝、伽藍鳥 ◎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