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浪漫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洋美術、音樂與文藝上的一派。興起於十八世紀末,其特色為重個性、任主觀、富想像、多色彩,主張自由創造,不為傳統所囿,不受現實所拘,為十八世紀古典主義的反動思潮,影響文藝、哲學、建築等至鉅。著名的人物有莎士比亞、拜倫、雪萊、盧梭、蕭邦、舒曼等。
人間喜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法國作家巴爾札克的小說總集。依性質分為個人、地方、巴黎、政治、軍營、鄉村等生活的描寫,及哲學研究、心理分析等八類。試圖透過描寫法國許多不同的地方、職業和社會環境中的生活,反映當時法國的社會風俗和習慣。也譯作「人類喜劇」。
數學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英國大科學家牛頓最重要的著作。全名是「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西元一六八七年出版。全書是以數學的方法,說明星體的運動,尤其是對太陽系中力學與萬有引力定律的適用等。
通識科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培養學生全面觀照社會的能力所開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課程。我國於民國七十三年起由教育部規定各大學開設通識教育科目。如哲學概論、藝術概論等。
李政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26~)上海市人,我國傑出物理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加州大學物理學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宇稱不守恆,於西元一九五七年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實在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世紀初期,英、美唯心主義哲學的一個派別。強調存在不僅指具體的存在,而不依賴於具體事物的一般概念也是存在的;人類可直接認識外在的世界,無需透過任何中間的媒介。
死亡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藉由對死亡意義的探尋,反觀並檢視生命意義的學問。含括哲學、心理學、醫學、宗教學、文學、藝術、人類學、歷史學等各領域的知識。
皇家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最古老的學會,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學術組織。成立於西元一六六○年,以促進自然科學研究為宗旨,亦供政府諮詢。其所出版的《哲學匯刊》是西方最早的期刊之一,所發行的《皇家學會會報》則為最具學術權威的刊物。
伊凡諾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Ivanov, Vyacheslav Ivanovich, 西元1866~1949)俄國象徵派詩人。詩格深沉恢宏,哲學味濃重。曾被封為「詩王」。後流亡義大利,皈依天主教,逝世於羅馬。著有抒情詩集北斗星等。(2)(Ivanov, Vsevolod Vyacheslavovich, 西元1895~1963)俄國小說家。作品多為描寫人的行為,但情節戲劇化並充滿生動的現實主義細節。著有《鐵甲車》等。
里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Leconte de Lisle,西元1819~1894)法國詩人。全心研究現代藝術,探索其根源及社會價值。著有《現代藝術哲學》、《藝術的意義》、《形象與觀念》等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