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管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當管仲傅公子糾時為了公子糾而欲射殺桓公以及之後輔佐桓公時的盡心盡力可以看出。(三)深思熟慮、 面面到管仲的才幹就是立足在其深思熟慮和面面到上建立起來的,不論是在討伐國家的選擇或是一步步一匡天下,都是經過縝密的思考做出的決定,以最有利於齊國的方式達到最好的效果。記載中也常記載著桓公的想法,而桓公帶點意氣用事的態度正好可以跟管仲的穩重、深思熟慮做比較。(四)觀察入微最明顯的例子有二,一是老馬識途的例子;二是桓公欲伐衛的記載。前者是屬於生活中注意自...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惹是非,不願多管事。《老殘遊記》第一二回:「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的百事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也作「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藏之名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以著作不便問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極具價值,能流傳後世。《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唐.劉知幾〈上蕭至忠書論史〉:「古之國史,皆出自一家,如魯、漢之丘明、子長,晉、齊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之名山。」也作「藏諸名山」。
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路的中間。《三國演義》第二九回:「見一道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立於當道,百姓焚香伏道而拜。」《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正行之間,只見當道路邊,青松影裡,綠檜陰中,見一古廟。」
3.居要位。指掌握政權的人。《魏書.卷七七.列傳.高崇》:「古人有言,罰一人當取千萬人懼,豺狼當道,不問狐狸。」《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個直言,並不肯阿諛趨奉,所以這些當道大人,蒙相愛。」
不謀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謀而合」。見「不謀而合」條。01.《漢書.卷一○○.敘傳上》:「十餘年間,外內騷擾,遠近發,假號雲合,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源)02.宋.蘇軾〈居士集敘〉:「士無賢不肖不謀而同曰:『歐陽子,今之韓愈也。』」 
兼收並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各種不同的東西收羅、包含在內。宋.朱熹〈己酉擬上封事〉:「小人進則君子必退,君子親則小人必疏,未有可以兼收並蓄而不相害者也。」也作「兼容並蓄」、「收並蓄」。
群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英雄,尤指在混亂的局勢中,割據一方稱霸、稱王的人物。《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群雄崩擾,旌旗亂野。」《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裂。」
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顯要富貴。《漢書.卷八八.儒林傳.轅固傳》:「諸齊以詩顯貴,皆固之子弟也。」《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今吾所求,終無一獲;而汝父子各顯貴,吾為汝父子所賣耳!」也作「顯達」。
淋漓透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監。與熹宗乳母客氏私通,受熹宗寵信,掌東廠之事。權傾一時,干朝亂政,結黨營私,誣陷忠良。有不服者,遭殺黜,媚之者稱其九千歲。思宗即位,發其奸,訴其罪,忠賢行至阜城,自縊而死,詔磔其屍。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實嚴重脫鉤,應該將教育目的放在「致良知」,到了明朝末期,黃宗羲、王夫之等人主張人性不分善惡,是與生來。他們批評程朱理學主張的中庸之道,反對無關外界的「修身養性」,提出教育要「經世致用」。 清代 新式教育的興起 教會學校 19世紀中葉,隨著天主教會與基督教會進入中國,教會學校開始在中國出現。最早的教會學校是澳門的馬禮遜學堂,培養了容閎、唐廷樞。到19世紀末,教會學校總數已達二千餘所,在校生達四萬名學生已上,一些新教學校在中學的基礎上開設了大學班級,例如山東登州的文會館以及上海的聖約翰書院。 外事學校的興起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