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3.0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燈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月元宵節猜燈謎的遊戲。先將謎題貼在燈籠上,由猜題者任選,中者贈以禮物。也稱為「打燈虎」。
社會科教學的建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心理學改革以及文化心理學的發展都使得建構論在詮釋內在心智方面,有著更寬廣的基礎,同時西方文化在最近起的反省潮流中,更企圖統整具有東方哲學意味的新文化,譬如大量的引入法國後現代的哲學主張和俄國的社會文化認知等,使得建構論對各種不同的社會因素,能有更多面向的趨近理念。Fosnot曾指出建構論具有以下的四個基本原則:第一個原則是知識由國去的建構所組成的。他解釋說我們在這客觀世界中建構我們的經驗是透過一種邏輯的架構轉換。第二個原則是建構係經由「同化」(assimilation)和「調適」(accommodation)而來。 ...
火工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廟、道觀中管理香油燈燭的人。《水滸傳》第一回:「真人等懼怕太尉權勢,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先把封皮了。」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一個女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陳丹燕,1958年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84年開始發表兒童文學和青春文學作品,並創作散文、小說。為大陸青春文學第一代作家,也是知名的廣播節目主持人。 得獎紀錄: 1992年在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發表,也以德文形式在瑞士等國出版並獲大獎。 內容介紹: 長達十萬字的「獨白」,是小學一年級的女孩「三三」,本書透過兒童身分露「文化大革命」將自己熟悉的生活變成陌生,並使生活秩序變樣。本書除提供兒童文學不同題材化,另也給予成人不同閱讀的思考價值。
裹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圍繫在腰腹間的布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問的人開長衣,露出那兜羅錦紅裹肚來,一手摸出銀錢一個來。」
咬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說穿、明。如:「事情真相,已被他一口咬破。」
打人休打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不要做得太絕,要留有餘地。《金瓶梅》第八六回:「你打人休打臉,罵人休短!常言:『一雞死了一雞鳴。』誰打羅,誰吃飯,誰人常把鐵箍子哉?」《歧路燈》第六七回:「大奶,打人休打臉,罵人休短。我是您家小老婆,誰人不知?也不該為著一個使女子,便無情無義的罵我!」
分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取不正當的利益。如:「這項法案是政客為獲得選票的政治分肥辦法。」《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二虎被他出弊病,這才著了急,料想抵賴不過,只是聽說他要分肥,不由得氣往上沖,登時突出了眼睛。」《紅樓夢》第一一八回:「那邢大舅已經聽了王仁的話,又可分肥,便在邢夫人跟前說。」
蘆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蘆葦編成的簾子。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詩:「來春更葺東廂屋,紙閣蘆簾著孟光。」《水滸傳》第一一回:「林冲看見,奔入那酒店裡來,起蘆簾,拂身入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