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祁奚之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告老還家,晉侯問誰可繼任其職,祁奚先推舉其仇家解狐,後又推薦其子祁午。典出《左傳.襄公三年》。後比喻選賢舉能,不以外仇內親為顧忌,有德有才者皆可薦舉。唐.姚崇〈答張九齡書〉:「歷官三朝,年逾一紀,凡所稱薦,罕避嫌疑,實有祁奚之舉。」也作「祁奚薦仇」、「祁奚舉午」。
|
世界猶太人大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太人復國的理念也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聯合國成立了「巴勒斯坦專門委員會」,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和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再分為兩個國家(上次巴勒斯坦領區77%給予阿拉伯人,成為今天的約旦),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分治方案在已開發領土上大致採取照顧傳統聚居點、按人口比例均分的原則,但考慮到未來大量猶太難民的遷入,將南部人煙稀少的內蓋夫(Negev)沙漠...
|
大化革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化,日本孝德天皇的年號。孝德天皇即位後,力革弊政,詔以土地國有,廢世襲官爵,沒收封地,並蓄意吸取中國唐代的制度與文化。在位十年而國大治,史稱為「大化革新」。
|
諱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
三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魯國大夫孟孫、叔孫、季孫三家。因皆為桓公之後,故稱為「三桓」。《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間。」也稱為「三家」。
|
紙上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是一件攸關生命安危的事,而趙括卻看得太容易了,將來趙王沒有用他當將軍就罷了,如果起用他,那麼讓趙國大敗的一定就是趙括。」後來,秦國出兵攻打趙國,當時趙奢已經去世,相國藺相如又病重無法輔政,只剩大將軍廉頗獨撐大局。廉頗治軍有方,深謀遠慮,他見秦軍強大,不能硬拚,於是下令堅守營壘,不理秦軍百般挑戰,使秦兵久戰無功。於是秦王便派出間諜,散布謠言說:「秦軍最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統領大軍。」結果趙孝成王竟中計想改派趙括替代廉頗,但趙括的母親卻上書表示反對,藺相如也表示同樣意見,說到:「趙括雖然熟讀兵書,卻不懂得靈活運用,非大將之才。」但趙王不聽建言,還是派了趙括領兵抗秦。趙括接掌兵權後,馬上改變廉頗...
|
見義敢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義勇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且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十分強調「勇」的重要性,例如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說,仁者重視正道而輕忽生命,見到合乎正道的事情,一定會勇於實行。又說「勇者不懼」,即是說勇敢的人無所恐懼。而在所引典源《論語.為政》中,孔子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綜上所述,可知一個君子如果見到正道所當行之事,必然會勇敢地去做,要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就不配...
|
柯劭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念前朝恩澤,以遜清遺老自居。他曾嘗獨力撰著《新元史》,補充了許多新內容,糾正了不少錯誤。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贈文學博士學位。民國八年(1919)十二月,徐世昌總統明令《新元史》列入正史,是為第二十五史。 評價學術界對《新元史》評價頗高,認為此書乃集五百多年各家研究之大成 著作劭忞又參與《清史稿》之編撰工作,整理〈儒林傳〉、〈文苑傳〉、〈疇人傳〉,並獨撰〈天文志〉。
|
逐浪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波逐流」字面義是順著水流而行,引申為人順著環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頭是屈原的〈漁父〉一文。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夫,後因受讒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漁父〉一篇以申己志。〈漁父〉使用設問的方式,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
|
飢寧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飢不擇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人一樣急切,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飢不擇食」這句成語,就從「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用來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