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若追朔其根源的話,分科課程從學校教育產生使即已存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從而定「禮、樂、射、、書、數」六門功課教以學生;這可以被看作是分科課程的雛形。分科課程到文藝復興後,隨科學的發展而日益精細化,至夸美紐斯,幾成「百科全書式」的課程,是以培根對科學的分類為基礎的,可以說,培根為分科課程提供了科學發展自身及分類上的證明,實際上亦即知識論上的證明。分科課程既是學校的產物,也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是以傳授知識為己任的學校與知識類別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它之所以在學校教育中始終受人青睞,既源於學校特定的人物與要求,也源於人們...
目不知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會讀書寫文章。《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楷目不知書,手僅能執筆,其文羅袞作也。」《明史.卷二一七.列傳.吳道南》:「吳江舉人沈同和者,副都史季文子,目不知書。」
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該、不當。《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宋江接了金釵,不合把與那娼妓閻婆惜收了;爭奈機事不密,被閻婆惜知得來歷。」《喻世明言.卷二.陳史巧勘金釵細》:「到第三日,不合又往,致阿秀羞憤自縊。」
端本正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正本清源」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漢承衰周暴秦極敝之流,俗已薄於三代,而行堯舜之刑,是猶以鞿而駻突,違救時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一等,轉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故死者歲以萬數,刑重之所致也。……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籑二百章,以應大辟1>。其餘罪次,於古當生,今觸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傷人與盜,吏受賕枉法,男女淫亂,皆復古刑,為三千章。詆欺文致微細之法,悉蠲除。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合刑罰之中,殷天人之和,順稽古之制,成時雍之化。 〔注解〕 (1) 大辟:死刑。
不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太子賓客。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時,其為觀察判官,攝監察史。主政其間,與張弘靖多改習俗,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憤而起亂,遭叛民捕殺。 (3) 張宗厚: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與韋雍等俱遭叛民殺害。 (4) 呵叱:大聲責罵。叱,音ㄔˋ。 (5) 薊:地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約當今河北省薊縣。 (6) 石:音ㄉㄢ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列傳》
一錢不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ī qián釋義︰猶「一錢不值」。見「一錢不值」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九.臺省.史大夫被論》:「此兩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詬,不值一錢,憲體至是掃地矣。」 參考詞語︰半文不值注音︰ㄅㄢˋ ㄨㄣˊ ㄅㄨˋ ㄓˊ漢語拼音︰bàn wén bù zhí釋義︰猶「一錢不值」。見「一錢不值」條。 01.《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倘或事事讓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
一夢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事,遂流涕請還。王顧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復見前二紫衣使者從焉。至大戶外,見所乘車甚劣,左右親使僕,遂無一人,心甚歎異。生上車,行可數里,復出大城。宛是昔年東來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舊。所送二使者,甚無威勢,生逾怏怏。生問使者曰:「廣陵郡22>何時可到?」二使謳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頃即至。」俄出一穴,見本里閭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覺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車,入其門,升自階,己身臥於堂東廡之下。生甚驚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數聲,生遂發寤如初。見家之僮僕擁篲23>於庭,二客濯足於榻,斜日未隱於西垣,餘樽24>尚湛於東牖。夢中倏忽25>,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歎,遂呼二客而語之,驚駭...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更陸梁。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備員竊補袞,憂憤心飛揚。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斯時伏青蒲,延爭守床。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聖哲體仁恕,宇縣復小康。哭廟灰燼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議論絕,老病客殊方。鬱鬱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榮華敵勳業,歲暮有嚴霜。吾觀鴟夷子,才格出尋常。群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秋興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繫故園心。寒夜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
潰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水沖破隄防。宋.蘇軾〈試制科第一道〉:「江河潰決,百川騰溢。」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宰衡3>官以正百僚、平海內為職,而無印信4>,名實不副。臣莽無兼官之材,今聖朝既過誤而用之,臣請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與大司馬之印。」太后詔曰:「可。韍如相國,朕親臨授焉。」莽乃復以所益納徵錢千萬,遺與長樂長奉共養者。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彌衡〈鸚鵡賦〉。 (2) 《穀梁傳》:書名。戰國穀梁赤所撰。晉范甯作集解,唐楊士勛為之疏,清鍾文烝著穀梁補注。為春秋三傳之一。 (3) 宰衡: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太宰。漢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稱號,加王莽號為「宰衡」,位上公。後世沿用為宰相的通稱。 (4) 印信: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