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外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掩合的門扉。《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宋.范成大〈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三首之三:「笑倩艾人看外戶,北窗深處詠歸來。」
|
冥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愚固陋。清.王國維〈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詞:「掩卷平生有百端,飽更憂患轉冥頑,偶聽啼鴂怨春殘。」
|
水清石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水落石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醉翁亭位於滁州(今安徽省滁縣)城西南瑯琊山兩峰之間,為山僧智仙所築。〈醉翁亭記〉就是歐陽修遊賞醉翁亭後所寫下的一篇文章,文中描寫出山林四季變化的景色:春季有野花幽香,夏季有綠樹繁茂而成一片濃蔭,秋季風聲蕭瑟而霜色瑩潔,冬季水枯而石頭盡露。朝暮之間的景色變化,加以四季的不同景色,使得遊賞於醉翁亭中的快樂顯得無窮無盡。「水落石出」或許就是從本文摘出的一個成語。因為水位低,本來沉於水底的石頭逐一浮露出來,石頭猶如原被遮掩的真相,所以這句成語就被用於比喻事情經過澄清而後真相大白。
|
羞惱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惱羞成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惱羞成怒」原作「老羞成怒」。每個人皆有羞恥之心,有的人感到難為情時,會設法改正錯誤,除去羞恥之處;有的人卻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反而發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指責他人,這種情形便是「惱羞成怒」。《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敘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十三妹的父親原本在朝為官,他的上司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十三妹為妻,但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拒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
|
百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閭用以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
(2) 奇正: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
(3) 豫應:預先因應。
(4) 詐:欺騙。
|
點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章信筆隨意寫成。宋.陸游〈掩門〉詩四首之三:「點染聊成家,呻吟僅似詩。」
|
圓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說謊的人掩飾矛盾或彌補漏洞。《紅樓夢》第二八回:「林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聽聽,寶姐姐不替他圓謊,他直問著我。』」
|
吳文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響,具有婉約派的特色。 吳文英詞擅長寓情於景,又常常把實景虛幻化,色彩濃麗,但措詞比較隱晦,往往掩蓋了抒情脈絡。吳詞想像豐富,愛採用時空交錯的跳躍式結構,有時又把不同時空的事放到一起來寫,這使吳文英詞不好理解。吳文英存詞三百四十首,是南宋影響很大的作家,今存《夢窗詞》。 評價 宋代詞家張炎評論他的詞時說:「詞要清空、不要質實。清空則古雅峭拔,質實則凝澀晦昧。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吳夢窗詞如七寶樓台,炫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此清空質實之說。」。清代詞評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夢窗之詞,余得其詞中一...
|
狗盜雞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雞鳴狗盜」。見「雞鳴狗盜」條。01.宋.陸游〈賀施知院啟〉:「志氣已衰,無復獻狗盜雞鳴之技。」02.《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狗盜雞鳴,遮遮掩掩。」
|
面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遮掩真相的障礙。[例]終於有人深入這片雨林,揭去矮人族的神祕面紗。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