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於禪院事務的種種規定,此即所謂《百丈清規》。但該書在宋時就失傳了,別行宗賾所編《禪苑清規》。元代朝廷令百丈山德煇重編,至元元年 (1335) 頒行,書名《敕修百丈清規》,八卷,但已全非百丈原來的面目了。明永樂22年 (1424) 同山忠智重刊,即今所傳之本。  祖堂集卷十四載師之風範,謂師平生苦節高行,凡日常作務必先於眾,主事者不忍,密收其作具而請息焉,師以「吾無德,焉可勞於人」而拒之,並遍求作具,既不獲而亦忘食,故叢林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佳話。師至晚年,猶勤勞不息。本人就是「作務執勞,必先於眾」;且在《禪門規...
貉一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丘之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載,漢朝時的楊惲(ㄩㄣˋ),父親楊敞是昭帝時的丞相,他自己能力又強,所以年輕時就在朝廷裡擔任要職,聲名顯赫。因少年得志,所以不覺中顯露驕傲的態度,常常得罪別人,其中與宣帝最寵信的太僕戴長樂的私仇最深。有一次戴長樂被人告了一狀,他懷疑是楊惲慫恿的,所以也上書控告楊惲誹謗當今皇上。其中一條罪狀大意是說:從匈奴投降過來的人,正談論他們首領單于(ㄔㄢˊ ㄩˊ)被人殺害的消息。楊惲聽了之後,就發表議論說:「單于真是昏庸的君主,雖然他的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結果送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好比歷史上秦朝的...
通今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博古通今」。見「博古通今」條。01.宋.劉克莊〈辭免兼殿講奏狀〉:「朝廷多通今博古之儒。」02.《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和他說到通今博古,他便說雜而不精。」 
無所措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不知道該放何處。形容沒了主意,不知道該怎麼辦。《後漢書.卷三六.陳元傳》:「至乃陪僕告其君長,子弟變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無所措手足。」宋.蘇軾〈論綱梢欠折利害狀〉:「兵恃食,食恃漕,漕運一虧,朝廷無所措手足。」
命面提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提面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是朝廷上的樂歌,又分為大雅、小雅。〈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臣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在這一段詩中,衛武公表達了他對後代子孫的關心與懇切叮嚀,他說:「這些年輕人啊!還不懂得分辨善惡得失。為了怕他...
天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朝廷的府庫。《宋書.卷九.後廢帝本紀》:「天府虛散,垂三十年。」
元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資深望重有品德的官員。《詩經.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三國演義》第二回:「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
天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賦的爵位。指德高尊榮,勝於朝廷爵位。《孟子.告子上》:「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必待天爵具脩,人紀咸事。」
2.朝廷的爵位。《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夏侯尚》:「上過其分,則恐所由之不本,而干勢馳騖之路開;下踰其敘,則恐天爵之外通,而機權之門多矣。」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三.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惡而私天爵以授人,其不免矣。」
無所措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燭何見?若無禮,則手足無所錯,耳目無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是故以之居處,長幼失其別,閨門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獵戎事失其策,軍旅武功失其制,宮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時,樂失其節,車失其式,鬼神失其饗,喪紀失其哀,辨說失其黨,官失其體,政事失其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眾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祖洽於眾也。」
睫不得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交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性格寬和,仁孝恭儉,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數度抗旨,無視於法制的存在。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載,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但為顧及宗室之情,文帝未加以制裁。後來淮南王果真起兵謀反,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不料卻病死於途中。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與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