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1 ms
共 10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雙型絲齒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巨觀特徵:子實體扁平形,廣闊地平伏,貼生,400微米厚包含突起,3–7 × 23公分,膜質,具細小但不完全的裂痕,齒狀突起至緻密的齒突,白色,淺黃色,象牙黃或淡粉黃色,在5%KOH下不變色;邊緣漸薄,粉狀部份具明顯年輕突起,白色或同色;齒狀突起,基部70–250微米寬,70–120微米長,圓柱形至圓錐形。
微觀特徵:菌肉層之底層明顯,70微米厚,大部分由平行菌絲組成,具明顯底層菌絲達5微米寬,有時短細胞,5 × 6微米,薄壁;菌肉層之中層厚實,200–240微米厚,由垂直上升菌絲組成;菌絲2–3.5–(4)微米寬,底層稀少具5微米寬,不具扣子體,有時隔收縮,薄壁,平滑,經常短細胞,底層5 × ...
|
刺凸黏囊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平伏,貼生,膜質(表面突起近臘質),100-300微米厚(不含表面突起)。子實層表面亮橘色至淡黃色,齒狀突起,有裂痕;邊緣漸薄,較淡,蛛網狀。菌絲單系;菌絲無扣子體。菌絲層相當均一,由中層組成,結構相當鬆散;菌絲無色,方向任意,稀疏分支,明顯,剛直,2.5-5微米寬,壁0.5-1.2微米厚。子實層加厚,結構緻密,於菌絲層分化而來;菌絲無色,垂直,2-3微米寬,薄壁。菌髓結構緊實;菌絲無色,垂直。黏質囊狀體數多,隱沒或稍微突出,無色至黃色,球形,棒狀或圓柱形,具柄狀基部,具小油滴,7-20微米寬,達大約150微米長,壁厚0.6-1.3微米,SA+。擔子近棒狀,15-23 × 4-4...
|
臺灣海帽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囊果221-(231)-241 × 182-(234)-285微米,暗色,梨形,球狀至似球狀,埋生於基質中,或者突出,或完全表生,革質,有孔口,平滑。短頸部,無內生緣絲,子囊果壁15-(19)-24微米,暗色,單層,由少數層延長細胞組成。子囊98-(111)-128 × 27-(31)-37微米,單囊壁,寬棍狀,頂端厚並會折射光線,頂端有子囊孔,短柄,薄壁,8個孢子,不水解或半水解。有不規則形的鏈狀側絲。子囊孢子26-(30)-36 × 9-(10)-12微米,橢圓形,兩端近圓形,單分隔,透明,光滑,薄壁。附屬器最初覆蓋住子囊孢子的一端,漸漸從子囊孢子分開,形成一橢圓形片狀。
|
黑緣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大多不明顯,有時呈圓形或不規則狀,黃色或灰色,有時具有深棕色邊緣,2–7公厘寬。主要於葉片下表皮產孢,多散佈於圓形病斑上,橄欖色,當病斑呈現時則不呈散佈狀。無子座或在氣孔中由數個棕色細胞組成基部。分生孢子梗有時不呈束狀,但大多由4–15根聚集成發散狀的分生孢子束,淺橄欖至淺橄欖棕色,顏色均一,寬度不一致,較長者呈彎曲狀、折狀或波浪狀,具彎曲,少有膝狀彎曲,1–4個分隔,分隔處稍隘縮,頂端圓錐狀,10–50×3–5微米。分生孢子淺橄欖色,圓筒狀至倒棍棒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3–9個分隔,頂端半截形至寬圓滑狀,基部半圓錐狀截形,15–90×2.5–5微米。
|
貝克氏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葉斑。於葉片下表皮產孢,絨絮狀,深灰橄欖色,受葉脈限制且不規則狀,可達5毫米寬。無子座。具有灰白、橄欖色菌絲,由腫大的類子座菌絲中穿透長出菌絲,並於其上產生了4–12跟孢子梗所聚集成的分生孢子束,也可形成了二次菌絲菌絲。二次菌絲疏鬆平鋪或呈弓形,橄欖色,有隔,光滑,分生孢子梗產生於末端和側邊。分生孢子梗橄欖色,近直立或分歧成束,光滑,彎曲或稍呈膝狀彎曲,單一或1–3個分支,多分格,可達130微米,3–7微米寬;分生孢子痕不加厚,1.5–3微米寬。分生孢子橄欖色,圓筒狀至倒棍棒狀,直或稍彎曲,4–10個分隔,光滑,30–65×5–8微米。
|
胭脂樹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大,寬可達3–15毫米,圓形至不規則形,褐色,棕褐色或灰色,邊緣暗紅色。上下葉表皆會產孢,但大多集中於葉背。子座球形,暗褐色,20–60微米寬。分生孢子梗密集叢生,灰白或橄欖色,圓柱狀,0–3個隔膜,具有分支,無或少有膝狀彎曲,頂端圓錐形,15–40×2.5–4微米,孢子痕不增厚或不顯眼。分生孢子淺橄欖色,倒棍棒狀至圓筒狀,筆直或略微彎曲,3–6個不明顯的隔膜,頂端微鈍,基部圓滑,倒圓錐形,30–60×2–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
軟毛柿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紅褐色,具有黑色邊緣,寬1.5– 6毫米。主要於葉片下表面產孢。無二次菌絲。子座發達,球形,黑褐色,40–84微米寬。分生孢子梗密集叢生,發散狀,半透明至淺橄欖色,圓筒狀,顏色與寬度均一,筆直至彎曲或波狀,少有分隔或膝狀彎曲,有時分枝,頂端截形或圓形,10–25×2–4微米,分生孢子痕未增厚。分生孢子倒棍棒狀至圓筒棍棒狀,筆直或略為彎曲,半透明至黃橄欖色,3–9個隔膜,頂端略尖細,基部近截形或倒圓錐形,35–90×2.5–3.5微米;孢子痕不明顯。
|
忍冬生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葉斑或僅在葉片上表面出現近圓形至角狀,邊界不明顯的病斑。寬2–10毫米。於葉片下表皮產孢,略呈散佈狀,橄欖色。外有發達的二次菌絲,二次菌絲半透明至淺橄欖褐色,寬1–4微米,由氣孔突出,平鋪或拱形,並爬於葉毛上,分隔不明顯,分枝狀,於二次分生孢子梗末端和側邊長出。無子座,或有時可達25微米寬,棕色。初級分生孢子梗可達15根成束,灰橄欖色至淺橄欖褐色,略呈波浪狀,或稍呈圓柱形,0–2個隔膜,無分枝,無膝狀彎曲,頂端圓形或截形,10–30 × 3–4微米;分生孢子痕未增厚並不明顯。二次分生孢子梗於外部菌絲的末端或側邊長出,灰白至極淺橄欖褐色,筆直至彎曲,有時具明顯彎曲, 0–2個隔膜,隔膜處...
|
革葉蕨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不規則,無明顯邊界,中央棕色或灰棕色,向外呈淺黃色。於葉片下表皮產孢。外部有二次菌絲體:菌絲由氣孔突出,很淺的橄欖色,1–2微米寬。無子座。分生孢子梗多未呈束狀,從外部產生的菌絲單獨長出形成側枝,半透明至淡棕色,稍呈棍棒狀,筆直稍彎曲,頂端圓形,稍呈膝狀彎曲,0–2個隔膜,2–25×2.5–4微米;分生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針狀,透明至淺橄欖色,彎曲或呈波浪形,有不明顯的多分隔,頂端尖細,基部截形,60–120×3–3.5微米,分生孢子痕不明顯。
|
縫隙絲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貼生,70-130微米厚,膜質。子實層表面白色至象牙黃,平滑,遍布微小裂痕;邊緣相當決然,同色,稍微粉狀至細絲狀。菌絲單系;菌絲含扣子體。菌絲層由髓層組成,結構鬆散到緻密;菌絲方向多樣,無色, 2-4微米寬,薄壁。底層菌絲有時出現。子實層結構緻密;菌絲主要垂直,無色,2-3微米寬,薄壁。囊狀體經常隱沒,圓柱形,無色,經常披被結晶,30-55微米長,4-6微米寬(不包括結晶),稍微厚壁。擔子花瓶形,常含油滴,22-32 × 4.5-6微米,四孢型。擔孢子橢圓形,腹面稍微彎曲,平滑,薄壁,含油滴,6-7 × 3.9-4.1微米(正模式標本孢子印: × = 6.47 ±0.38 × 4...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