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患難相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艱難困苦,則互相體恤救助。《東周列國志》第九○回:「今日但當刑牲歃血,誓於神明,結為兄弟,務期患難相恤。」
在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在旅途中遭遇到食宿上的困難。參見「陳蔡之厄」條。唐.韓愈、孟郊〈秋雨聯句〉:「吾人猶在陳,僮僕誠自鄶。」《幼學瓊林.卷三.貧富類》:「無米曰在陳。」
北轅南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轅北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戰國策.魏策四》載,戰國時,魏國安釐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臣子季梁得知了這個消息,立即從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勸阻。一回到魏國,季梁顧不得衣服的髒亂和滿身的塵埃,便匆匆忙忙地趕去見安釐王,告訴他說:「我在路上遇到一個人,他要去楚國,卻駕車往北方走。我問他說你要去南方的楚國,怎麼會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說他有很快的馬、很多的旅費,很好的馬伕,所以絕對可以到達目的地。但實際上因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馬愈快、旅費愈多、馬伕愈好,反而使他離楚國愈遠。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業,取信於天下諸侯,依仗著強大的軍力去攻打趙國,想藉此擴充領地,提高聲望,其實這樣的舉...
海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航海時由於天候不良、機器故障、人為疏失等原因所造成觸礁、沉船等不幸事件。[例]這艘客輪航行途中遇到颱風而翻覆,造成傷亡重大的海難事件。
倍力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遇到河流不能順利前進時,利用預先設計好的鋼架迅速組合而成的便橋。通常是沒有支架,但載重量卻很大,等軍隊全部通過後,再一節節卸下,繼續運著行進。也稱為「便橋」、「框桁橋」。
倒楣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氣不好,遇事不順利的面相。如:「看那個人一臉倒楣相,肯定是遇到不順心的事。」
臨危自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危難時,才懊悔自己所下的決定。比喻意志不堅定。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縛,方才是臨危自悔。」
高風苦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躲過一難,又遇到另一個災難。《紅樓夢》第一○七回:「倘或再有點事出來,可不是他們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了麼?」
當場作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兒很難學到東西。鄧隱峰卻回答說:「竿木隨身,逢場作戲。」「竿木」是架野臺的木材,江湖藝人隨身攜帶,遇到適合的場地就可以架臺開演,在禪宗語錄中多指悟道不拘時間地點。之後「逢場作戲」又引申出藉著機會遊戲一番。如:宋.蘇軾〈南歌子.日簿花房綻〉詞:「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闋詞是蘇軾有天帶著歌妓去拜見大通禪師,見大通禪師臉色不悅,便作這首小詩讓歌妓吟唱。其中「逢場作戲」已轉為藉機娛樂一下之意。後來「逢場作戲」就被用來比喻隨事應景,藉機遊戲玩耍一番,並非正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