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看得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觀,坦然不在意。如:「人生逆境難免,遇到事情要看得開,才不會鑽入牛角尖。」
撞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情遇到困難。如:「這事撞牆了吧?不預先計劃的結果就是如此。」
高風大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安全感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悟其他孩童的感覺,這是成人扮演一個權威者的角色設立規則的時候。3. 教師連貫性:如果一個孩子到校時遇到陌生人而不是老師怎麼辦?這可能會造成可怕後果,相信老師會在對兒童建立安全感十分重要。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安全感需求英文關鍵字:Need for Security 參考資料廖淑台著。兒童行為輔導, 2011年9月,頁12-9~12-12,禾豐書局有限公司。
困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困難,才發憤學習。語本《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後指刻苦勤學。宋.朱熹〈困學〉詩:「困學工夫豈易成?斯名獨恐是虛稱。」
礪戈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厲兵秣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按情況採取對應措施。《孤本元明雜劇.大戰邳彤.頭折》:「主公,便好道兵來將敵,水來土堰,憑著俺眾將英雄,量邳彤有何難哉!」也作「軍來將敵,水來土堰」。
外腴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外強中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代,秦晉兩國交戰,晉惠公親自領兵上陣。出發前,卻選了四匹鄭國進獻的小馬駕車,朝中大臣慶鄭便勸他說:「古來遇到像戰爭這樣的大事,一定用本國出產的馬匹駕車,因為牠們和人生在同一片水土上,而知道當地人的心意,所以願意接受他們的調教,且熟悉他們駕馭的方法,隨便你怎樣導引牠,都沒有不如人意的。如今駕著外國的產物從事戰爭,等牠們一害怕起來,就會與人意相違。狂亂而煩躁,於是血液加速周身運行,使血管膨脹而青筋暴露。雖然從外表看起來非常強壯,內在卻已氣力衰竭。這時叫牠前進後退牠們都不肯,叫牠周折旋轉牠們也不能。那時君一定會後悔的。」惠公不聽,駕著小馬,與秦軍戰於...
學習和生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生理平衡或「均衡」的功能。除了均衡作用外,我們生來就具有幫助生存的反射本能。例如,大多數的生命機體遇到痛苦刺激,都有撤退的反射能力。(註1) 二者關聯均衡作用的反射二者皆有助於生存,但我們若只仰賴他們來迎合自己的需求時,我們就不會生存得太久。對任何的種來說,像食物、水和性都是為了求生存時,滿足其需欲所必需的,為了滿足需欲,就須和環境發生交互作用。有機體若不「學習」以環境中的事物,來滿足其基本的需欲,則不會生存太久。也沒有一個有機體不學習環境中的事物那些是安全的或是危險的,而能活得長久的。對於有機體不能以均衡作用或反射滿...
聚會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因此君王必須認真辛苦的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在還沒有遇到聖明君主時,所提的策略和建議,不被採納,境遇卑賤困苦。然而,一旦遇到聖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君主聖明,賢能的人才自然聚集,眾人心神聚合,會集大家的智慧,互相勉勵、配合,更能顯現出各自的長處。後來原文中的「聚精會神」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集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