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風十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惡劣風氣及其所包含的十種罪過。即巫風、淫風、亂風;恆舞、酣歌、貨、色、遊、畋、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書經.伊訓》:「惟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宋.蘇軾〈驪山〉詩:「三風十愆古所戒,不必驪山可亡國。」
|
苫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居喪時以乾草為席,土塊為枕,稱為「苫塊」。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三.愆禮》:「孝子寢伏苫塊。」《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負土成墳,三年苫塊,不必細說。」
|
美酒佳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酒好菜。《紅樓夢》第一回:「須臾茶畢,早已設下盃盤,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說。」也作「美酒佳餚」。
|
不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必花費。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木馬不能行,亦不費食,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汝不費半箭之功,坐得徐州!」
|
貫通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一而三反1>,聞一而知十2>,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今先立定限,以為不必盡窮於事事物物之間,而直欲僥倖於「三反知十」之效,吾恐其莽鹵滅裂,而終不能有所發明也。 〔注解〕
(1) 舉一而三反:指列舉一例而能曉喻其餘各事。見「舉一反三」。
(2) 聞一而知十:形容人稟賦聰敏,領悟力、類推力強。見「聞一知十」
|
安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穩的靜坐,不必費神勞力。《莊子.說劍》:「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
不假思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
安土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夠,住得安穩,工作愉快。雖然與鄰國距離相近,但因為大家都能自給自足,故人民之間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來。這樣的概念也呈現於漢代史書《漢書》,在論述經濟思想的〈貨殖傳序〉中陳述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各自的技能,其後代子孫也在適切的環境中,輕鬆學得先人所傳授的一切,大家都過著安定和樂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樂其業」這段話,後來「安居樂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生活安定和樂,而且喜好自己的職業。
|
功到自然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夫到了,事情自然會成功。多用於勸人腳實地做事而不要急欲求成。《西遊記》第三六回:「師父不必罣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進,還你個功到自然成也。」
|
付之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若罔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朱國幀《湧幢小品.卷九.閣臣相搆》1>沈蛟門2>惱郭明龍3>,不必言矣,難道便要殺他。妖書事發,沈在閣中,聞有中書茅姓者進言云:「外邊謂是郭侍郎。」沈嘿4>不應,遂傳出亂做,郭幾不免,此案遂為毒藥。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推其微意,謂便做也得,遂揣摩迎合,甚至連及歸德諸名士,豈嘿之一字,真是相體。流禍無窮,千古炯戒。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
(2) 沈蛟門:沈一貫(西元1531∼1651),字肩吾,號龍江,明浙江鄞縣人。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