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7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稱卿大夫之家。《左傳.昭公三年》:「政在家門,民無所依。」
德厚流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澤廣厚,光耀後世。《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唐.韓愈〈禘祫議〉:「今國家德厚流光,創立九廟。」
王安石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官僚都有一種屈辱感。此屈辱感慢慢形成范仲淹所謂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意識。這種意識也可視為君主抑制須受國家規範制約的倫理觀。不過,這種倫理觀並非求之於經書的釋義,而是求之於歷史的表現。 經過因此,宋神宗(註4.)即位後,任用王安石(註5.)為相,實施變法。王安石首先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作為新法的審議機構,然後逐步實施新法。他所實施的新法,以農村政策而言,有青苗法、募役法;商業政策有均輸法、市易法;兵制改革有保甲法、保馬法。此外還有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以及官制改革、倉法、學校制度等。...
巡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來視察。《禮記.月令》:「命司徒巡行縣鄙,命農勉作,毋休于都。」《漢書.卷七十四.魏相傳》:「遣諫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風俗、舉賢良、平冤獄,冠蓋交道。」
無可如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惡為治,而郡守、都尉、諸侯二千石欲為治者,其治大抵盡放溫舒,而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乃使光祿大夫范昆、諸輔都尉及故九卿張德等衣繡衣,持節,虎符發兵以興擊,斬首大部或至萬餘級,及以法誅通飲食,坐連諸郡,甚者數千人。數歲,乃頗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復聚黨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無可奈何。於是作「沈命法」,曰群盜起不發覺,發覺而捕弗滿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憂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悲天憫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德宗時,有個叫陽城的人擔任諫議大夫,主司規諫天子的職務。他學問很好,飽讀詩書,卻不常發言。當時與他同朝為官的韓愈看不過去,認為以他的學識,應該多給予皇帝意見,作好諫官的職務。於是寫了〈爭臣論〉這篇文章,譏諷陽城沒有盡到職責。陽城當時看了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大臣裴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
太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太公望呂尚。《孟子.盡心上》:「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孔丘為御史大夫,太公為將軍。」
求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求知識。唐.皇甫湜〈上江西李大夫書〉:「所以勤身苦心,矻矻皇皇,出其家,辭其親,甘窮餓而樂別離者,豈有二事哉!篤守道而求知也。」
老馬識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 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 孤竹: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至熱河省朝陽縣一帶。(5) 反:通「返」,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瞭望敵情的碉堡。唐.白居易〈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堠空烽火滅,氣勝鼓鼙鳴。」宋.劉克莊〈贈防江卒〉詩六首之五:「戰地春來血尚流,殘烽缺堠滿淮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