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犯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更絃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不可彫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1>之,乃可鼓2>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2、「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蹊徑3...
常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按慣例收取的小費。《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洩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害民財。」《精忠岳傳》第七回:「那中軍因不曾送得常例與他,叫我們過了三日再去。」
巧言利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偽的言辭,鋒利的口才。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三人皆偽,巧言利口以進其身。」南朝齊.東昏侯〈誅謝朓詔〉:「妄惑朱紫,詆貶朝政,疑間親賢,巧言利口。」
秋毫無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超然自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脫世俗爭擾,逍遙自在。漢.袁紹〈與公孫瓚書〉:「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謂天罔可吞,豪雄可滅。」
姦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奸小人。《晉書.卷九八.王敦傳》:「望兄獎群賢忠義之心,抑姦細不逞之計。」也作「奸細」。
佳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國三代。枼,疑為「世」。 2、「黷武」:《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初,公孫瓚知術,固止虞遣兵,虞不從,瓚乃陰勸術執和,使奪其兵,自是與瓚仇怨益深。和尋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1>既累為紹2>所敗,而猶攻之不已,虞3>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4>。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
甘露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文宗時宦官專政,太和九年,宰相李訓等密謀誅除宦官,埋伏甲兵於廳內,言後院甘露降,請皇帝觀看,藉此引宦官入廳,為宦官仇士良覺察,李等反被殺,史稱為「甘露之變」。見《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下》。
舍本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