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5034 ms
共 27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鼻子上掛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休想。鯗是想的雙關語。嗅是休的雙關語。全句指只能嗅不能吃。《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諸位大爺不走等甚麼?還想大人再出來送你們嗎?倒合了一句俗話:『鼻子上掛鯗魚──叫做休想!』」
|
銀南乳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laxias argenteus(Gmelin, 1789)
體細長,體型略呈圓柱狀,頭部扁平。口大。背鰭遠在腹鰭以後,接近身體後方約3/4體長的位置並和臀鰭相對稱;無脂鰭;背鰭軟條數10-12;尾鰭平整,不成分岔壯。體色為深綠色,上面具有金色的斑紋;形狀可能為線形、點狀、新月形甚至於環狀。
僅分布於紐西蘭島,南緯34度至47度。
主要棲息於淡水,但為一廣鹽性魚類,故也在半淡鹹水及海水中也有發現其蹤影。
在當地唯一重要食用及釣遊魚種,目前列入IUCN紅皮書中的保護物種,並將之定義為易受傷害的物種(VU C2a)。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胡瓜魚目(Order Osmeriformes)
原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rotacanthopterygii)
胡瓜魚亞目(Suborder Osmeroidei)
南乳魚科(Family Galaxiidae),Galaxiids
南乳魚上科(Superfamily Galaxioidea)
|
蠕紋臭肚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體較高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9-2.2倍。頭小。吻尖突,但不形成吻管。眼大,側位。口小,前下位;下頜短於上頜,幾被上頜所包;上下頜具細齒1列。體被小圓鱗,頰部前部具鱗;側線上鱗列數17-26。背鰭單一,棘與軟條之間無明顯缺刻;尾鰭叉形。體側上半為褐色,下半則為灰白色;並滿佈蠕紋,蠕紋間散佈小黑點。頭部為暗棕色,具明顯的網狀紋。尾鰭散佈暗色黑班。
|
游釜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身處險境之人。見「魚遊釜中」條。01.宋.真德秀〈除福帥謝丞相啟〉:「政苟安和,寍有駭輿之馬;吏無侵枉,誰為游釜之魚?」
|
魚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莊子與惠子於濠梁上辯論的題旨。典出《莊子.秋水》。後比喻一種透過萬物同源所領略的自然本情。如:「我如此推論,正如莊子魚樂之說,是一份同情。」
|
長鮣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cheneis naucrates (Linnaeus, 1758)
體形極為細長呈棕黃或黑色,體側常有一暗色水平狹帶,較眼徑為寬,由下頜端經眼達尾鰭基底。下頜成扁平突出;胸鰭尖銳;尾鰭於幼魚期呈長劍形,成魚之中央軟條漸平但仍成尖形。背鰭特化為吸盤,有21~28對鰭瓣,體長為盤長之3.5~4.4倍。
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等之亞熱帶與溫帶海域。台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
本種魚為鮣魚科中數量較多者,常單獨活動於近海之淺水區,偶爾亦會吸附於宿主身上,宿主之變化很大,鯊、鯨、翻車魚等大型魚類或海龜,甚至小船皆可能為其寄宿之對象,但最常寄生於鯊魚身上,隨著宿主到處活動,並常以大魚的殘餘食物碎屑為食,或自行捕捉無脊椎動物。
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鮣科(Family Echeneidae),Shark Sucker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比目魚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小腿三頭肌之一。起始於腓骨與脛骨之上,與腓腹肌共同終止於足跟腱附著於跟骨。位於腓腹肌內側其肌腱併入腓腹肌內。有足關節足底屈伸展足頸部的作用,比腓腹肌有較多的紅肌性質,與維持姿勢有關,有耐力肌之稱。
|
魚籃寶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寶卷作品。內容敘述觀音大士因不忍見上帝剷滅金沙灘惡民,下凡化為賣魚女,度化首惡馬二郎等改過向善的故事。
|
黑緣青眼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lorophthalmus nigromarginatus (Kamohara, 1953)
眼大,其直徑短於或等於吻長;下頜凸出上頜部分有三列齒;體側有圓斑兩列;吻尖;身體較長,為體高的五倍。
印度─西太平洋(印尼,澳洲西北部,台灣)。
深海底棲魚種,生活於大陸棚及大陸斜坡。
因產量少,並非經濟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仙女魚目(Order Aulopiformes)
圓鱗首目(Superorder Cyclosquamata)
青眼魚亞癀®(Suborder Chlorophthalmoidei)
青眼魚科(Family Chlorophthalmidae),Greeneyes
|
廈門文昌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 1847)
背鰭基室數290(222-360),腹鰭基室數58(35-91),肌節總數65(61-69),包括鰓孔前38(34-43)+鰓孔至肛門孔16.8(14-21)+肛門孔後10.4(8-12),生殖腺數最多可達25,背鰭基室長寬比約為2.5~3.5,鰓孔後及鰓孔前長度比為0.42~0.54,肛門位於腹側尾鰭中央靠前處,此種文昌魚成熟體型最長可達7cm。
廈門文昌魚主要分布於東亞海域,如日本南端、中國沿海、東印度群島、菲律賓、西印度洋、新加坡、泰國、香港及東南非等。本省於金門常見,本島則於北部偶有發現。
底棲於含沙之環境中,喜大量粗砂加少量細砂的底質,平常半埋砂中,僅露出前端於水層中濾食浮游生物維生。
在文昌魚的所有種類中,只有位於大陸地區的廈門文昌魚被人們所食用而有商業價值,在同安地區的魚場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然而近年來由於環境破壞及過度捕撈已造成大量減產,目前中國大陸方面已將其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並於1991年劃設文昌魚自然保護區(二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頭索動物亞門(Subphylum Cephalochordata)
文昌魚目(Order Amphioxiformes)
文昌魚科(Family Branchiostomat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