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半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歪偏一旁。唐.白居易〈長恨歌〉:「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平心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心靜氣」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詩外傳.卷二》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於子賤,子賤曰:「我任人,子任力。任人者佚,任力者勞。」人謂子賤1>則君子矣,佚2>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理,任其數3>而已。巫馬期則不然乎!然事惟勞力,教詔雖治,猶未至也。《詩》曰:「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 〔注解〕 (1) 子賤:宓子賤,春秋魯國人,為孔子學生,後接受魯國國君之任命而為魯國大臣。 (2) 佚:音|ˋ,通「逸」,閒散。 (3) 數:術,方法。
貧賤之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困低賤時結交的知己。《後漢書.卷二六.宋弘傳》:「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作「貧賤之交」。
子春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參的弟子樂正子春,秉承師訓,以孝著稱。一日,下堂時不慎傷足,後雖痊癒,但因妄傷髮膚,使父母擔心,有虧孝道,而面有憂色,數月不出門。見《大戴禮記.曾子大孝》。後以「子春之疾」指腳有疾病。
報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衙門裡官吏升堂或下堂時,差役都要吶喊,稱為「報喏」。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不聽的報喏聲齊,大古裡坐衙來恁時節不退。」也稱為「喊堂威」。
至尊至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為尊貴。漢.荀悅《前漢紀.卷一九.宣帝紀三》:「出門則乘駢輜,下堂則從傅母,進退則鳴佩玉,內飾則結紉綢繆。此則至尊至貴所以自斂,制不自恣縱之義也。」
裹尸馬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馬革裹屍」。見「馬革裹屍」條。01.宋.陸游〈隴頭水〉詩:「裹尸馬革固其常,豈若婦女不下堂。」02.清.孫義鈞〈前定海行〉詩:「裹尸馬革壯夫心,囊骨鴟夷忠勇節。」
琴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呂氏春秋.開春論》:「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事。」後以琴堂指縣官治理公事的地方。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俺孩兒本思量做狀元,坐琴堂,請俸錢,誰會遭這般刑憲。」
貧賤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寒卑微時結交的朋友。元.羅貫中《風雲會》第三折:「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須想貧賤交不可忘;常言道表壯不如裡壯,妻若賢夫免災殃。」
喊堂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衙門裡官吏升堂或下堂時,差役吶喊,稱為「喊堂威」。《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凡官府坐堂,這些衙役就要大呼小叫的,名叫『喊堂威』,把那犯人嚇昏了,就可以胡亂認供了。」也稱為「報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