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65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楚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國的隱士陸通。字接輿,因見楚昭王時政治混亂,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後泛稱佯狂者或狂放不拘的人。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懸鶉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鶉衣百結」之典源,提供參考。 1、「鶉衣」:《荀子.大略》子夏1>貧,衣若縣鶉2>。人曰:「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 〔注解〕 (1) 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精研《詩》教。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2) 縣鶉:懸掛著的鶉鳥。鶉尾短禿,形似敝衣,因以形容衣服破爛。縣,音ㄒㄩㄢˊ,繫、掛。同「懸」。鶉,音ㄔㄨㄣˊ,鵪鶉,形似雛雞,頭小尾短而圓胖,羽毛以赤褐色為主,善走而不善飛,以種子、穀類、昆蟲等為食...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秀容(今山西省忻縣)人。系出元魏,七歲能詩,興定五年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繼承韓柳,結構嚴密。詩主風骨,反對浮豔。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編有中州集。著有《遺山集》、《續夷堅志》。
燕翼詒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庇佑造福後代的祖先。語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燕翼詒謀,乃稱裕後之祖。」
徐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1~218)字偉長,三國魏北海(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南)人。博學能文,恬淡不仕,著有《中論》二十篇,及〈橘賦〉等數十篇。曹丕謂其:「辭義典雅,足傳於後。」為建安七子之一。
不共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禮記.曲禮上》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注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禮記.檀弓上》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膾炙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百結鶉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鶉衣百結」之典源,提供參考。 1、「鶉衣」:《荀子.大略》子夏1>貧,衣若縣鶉2>。人曰:「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 〔注解〕 (1) 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精研《詩》教。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2) 縣鶉:懸掛著的鶉鳥。鶉尾短禿,形似敝衣,因以形容衣服破爛。縣,音ㄒㄩㄢˊ,繫、掛。同「懸」。鶉,音ㄔㄨㄣˊ,鵪鶉,形似雛雞,頭小尾短而圓胖,羽毛以赤褐色為主,善走而不善飛,以種子、穀類、昆蟲等為食...
憂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6∼805),字亢宗,唐定州北平人。幼家貧不能學,乃為集賢院寫書吏,竊官書讀之。登進士第,隱中條山不仕,眾慕其行,多從之學。德宗召為諫議大夫,上疏論裴延齡枉黜大臣,阻德宗以延齡為相。後被貶國子司業,出任道州刺史。 (7) 閔:憐恤。通「愍」。 (8) 惡:音ㄨ,如何、怎麼。
乘長風破萬里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風,自遠處刮來強勁的風。乘長風破萬里浪比喻人志氣豪邁雄壯,不畏艱難。《南史.卷三七.宗慤傳》:「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慤年少,問其所志,慤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