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未成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功虧一簣」。見「功虧一簣」條。01.《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02.元.方回〈勉齋箴〉:「井九而不及泉兮,山未成一簣而止。」 
酒池肉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記.卷三.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冣1>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縣2>肉為林,使男女倮3>相逐其閒,為長夜之飲。 〔注解〕 (1) 冣:音ㄐㄩˋ,同「聚」,聚積。 (2) 縣:音ㄒㄩㄢˊ,同「懸」,繫、掛。 (3) 倮:音ㄌㄨㄛˇ,同「裸」,裸露。 ◎2《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是時上方數巡狩海上,乃悉從外...
他山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參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託無愧之銘,跋涉載勞於千,訪他山之石,東西向踰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山或山的最高峰。如:「三山五嶽」。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四:「藥物秘海嶽,採鉛青溪濱。」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詩:「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嶽上摩天。」
摹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2.白居易<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
誇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運用誇飾的修辭技巧。(註二)如:1.戰國‧列子《湯問‧愚公移山》:「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2.唐‧駱賓王<為徐敬業以武后臨朝移諸郡檄>:「南連百越,北盡三河。」 時間的誇飾凡在語文中,敘述時間的長短,都可以運用誇飾的修辭技巧。如: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2.《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物象的誇飾凡在語文中,描繪物的形狀外貌,可以運用誇飾的修辭技巧。如:1.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記>:「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2. 《後漢書‧城中謠》:「城中好高...
求全責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求全」:《孟子.離婁上》孟子曰:「有不虞1>之譽,有求全之毀2>。」 〔注解〕 (1) 虞:預料、猜想。 (2) 毀:誹謗。 2、「責備」:《管子.形勢解》明主之官物1>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而責2>必備。夫慮事定物,辯明禮義,人之所長,而蝚蝯之所短也;緣高出險,蝚蝯之所長,而人之所短也。以蝚蝯之所長責人,故其令廢而責不塞,故曰:「墜岸三,人之所大難也,而蝚蝯飲焉。」 〔注解〕 (1) 官物:授人官職。 (2) 責:要求。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哭。難言  掬土移山望山盡,投石填海望海滿。持索捕風幾時得,  將刀斫水幾時斷。未若不相知,中心萬何由款。 易言  洪爐熾炭燎一毛,大鼎炊湯沃殘雪。疾影隨形不覺至,  千鈞引縷不知絕。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結。 三台二首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後日花開。  未報長安平定,萬國豈得銜杯。  冰泮寒塘始綠,雨餘百草皆生。  朝來門閣無事,晚下高齋有情。 上皇三台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答暢參軍  秉筆振芳步,少年且吏游。官閑高興生,夜直河漢秋。  念與清賞遇,方抱沉疾憂。嘉言忽見贈,良藥同所...
不得其門而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和恰當的門徑。《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朱子語類.卷一五.大學二.經下》:「『知至而后意誠』,須是真知了,方能誠意。知苟未至,雖欲誠意,固不得其門而入矣。」
山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山間凹下的地方。《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隨了他一路走去,到一個山坳之處,左右巖崖萬。」《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卻把兵馬將士,都埋伏在山坳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