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9.09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競賽的方式來比較本領或實力的高下。宋.蘇軾〈游廬山次韻章傳道〉詩:「出入巖巒千表,較量筋力十年初。」《薛仁貴征遼事略》:「搦善射者來日對陣,較量弓馬。」
金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城」是指城牆非常固,像是用金屬建造的,如漢.班固〈西都賦〉:「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便以「金城」來形容西漢的首都長安非常堅固。「湯池」則是形容護城河十分淵深難越,有如滾水一般,如漢.鼂錯〈論貴粟疏〉:「有石城十,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是說雖然有非常險峻寬闊的護城河,如果沒有糧食,也無法守城。在所引典源《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中,敘述了一段關於蒯通的故事。蒯通,楚漢時策士,范陽人,本名徹,生卒年不詳。韓信用其計定齊地;嘗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自序其說,共八十一首,號稱雋永。秦末漢初,陳勝起義推翻秦朝政權,大軍攻克了許多城池,手下大將武臣已經逼近范陽。這時...
端木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1.1 端木複姓1.1.1 姓氏源流1.1.2 得姓始祖2 齊吳之戰3 評價4 參考資料 生平  端木賜(前520年-前446年),春秋末年衞國人,字子貢。孔子的得意門生,「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萬宮牆典故,出自子貢稱贊孔夫子之學問高深。  子貢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衞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後世,題詞贈贈商界有成就之人,常以「端木遺風」等,甚至有人奉之為財神。  子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軔。通「」。《孟子.盡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振衣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高山上抖落衣上塵土,在長河裡洗淨足上汙穢。語本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岡,濯足萬里流。」比喻心志高潔,遠離塵世而歸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記詩》:「再拜先生淚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
湍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流。《文選.枚乘.七發》:「上有千之峰,下臨百丈之谿,湍流溯波,又澹淡之。」
知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適可而止,不作無限的要求。《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遊記.東遊記.第四回》:「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岡,何必戀塵埃?」
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清洗腳。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後比喻除去世間塵埃,以保持高潔品格。《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崗,濯足萬里流。」唐.杜甫〈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一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連綿成片狀的景色。如:「一片青草」、「一片汪洋大海」。唐.王之渙〈涼州詞〉詩二首之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山。」
汪洋大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聲勢浩大。《精忠岳傳》第四三回:「轟天砲響,汪洋大海起春雷;震地鑼鳴,萬山前飛霹靂。」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