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3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漢書.卷七六.王尊傳》:「故行貪鄙,能變更者與為治。明慎所職,毋身試法。」《文明小史》第六○回:「哼哼,他倒敢身試法嗎?」
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話可對答。如:「他講得義正詞嚴,讓對手無言對。」
為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成習慣後,便成為常規。《魏書.卷一八.太武五王傳.臨淮王譚傳》:「將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無妾媵,習為常。」《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話說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館,早去晚歸,習為常。」
繩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指法律做為約束力量。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減宣傳》:「自部署縣名曹實物,官吏令丞不得擅搖,痛重法繩之。」後指法律治裁罪犯。如:「他雖四處躲藏有數年之久,終究還是被警方尋獲,繩之法。」
言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言語形容。如:「他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考上理想中的學校,興奮之情難言喻。」
它山之石,可為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座山上的石頭,可取來製作治玉的磨石。語出《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為錯……它山之石,可攻玉。」指別國的賢才可用來治理本國。後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如:「它山之石,可為錯。韓國能把漢江整治成功,他們的經驗,正可讓我們在整治淡水河上作參考。」也作「他山攻錯」、「他山之攻」、「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攻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此、因而。常與「因為」連用,表示因果關係。《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不對。」《老殘遊記》第二回:「因為人太多,所說的甚麼話都聽不清楚。」
2.用此、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養德也,故辭。」《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古者天子必內有異姓大夫,所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正異族也。」
3.何、為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興隆也,親小人,遠賢士,此後漢所傾頹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若精兵控守,則契丹無長驅之患,強藩絕借援之謀,一舉兩得,此臣所拳拳於胡盧河之請也。」
4.原故、理由。《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皆失其本已。」《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鄧門上見他急得這樣,問其所,才知道原故。」
全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入全部的心力。如:「勝負就在這一刻了,大家要全力赴。」
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面臨危難,不積極奮發,坐等失敗。《隋唐演義》第五八回:「止因缺了糧餉,所固守孤城,坐待斃。」也作「坐而待斃」。
貫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里仁》:「吾道一貫之。」指用一種道理貫通於各類事物之中。《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鍾繇傳》:「先帝聖德,固天所縱,墳典之業,一貫之。」《五燈會元.卷一六.簽判劉經臣居士》:「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識之,一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