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5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艴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慍怒而臉色改變的樣子。《孟子.公孫丑上》:「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
陳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麼幼稚!他在《江中逢故人》一詩中感嘆道:“十年蓬轉金陵道,長哭青雲身不早。故鄉逢盡白頭人,清江顏色何曾老?”朝政昏庸,國勢衰微,知識分子徒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陳陶的悲涼恐怕是晚唐詩人心理上的共同寫照。 著作 儘管陳陶的詩作多為憂時憫亂、感嘆身世之作,流露出濃厚的感傷氣氛,甚至消極情緒,但象《塞下曲》、《胡無人行》、《關山月》、《水調詞十首》、《閒居雜興五首》、《隴西行四首》等詩依然散發著批判現實主義的芳香。其中《隴西行》最為著名,喻守真先生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評價 鄱陽詩人陳陶《隴西行》得...
肺肝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肝膽相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秦末楚漢相爭之時,出現了一個軍事天才,蕭何曾經讚許他「國士無雙」,劉邦也認為他「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劉邦能敗項羽而稱王天下,此人功不可沒,他就是淮陰侯韓信。韓信年少時父母雙亡,克苦讀書,熟習兵法。因為出身貧賤,他在鄉里屢屢受到人們的汙辱和輕視,受過「胯下之辱」,但他仍舊忍辱負重,等待一展抱負的時機。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之後,韓信投身項梁麾下。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但都沒有受到重視,於是他離開楚營,投靠劉邦。劉邦本來也沒有重用他,丞相蕭何知道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屢次向劉邦推薦,劉邦將信將疑,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之後,終於確信韓信是個人才,遂拜...
山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山水畫的簡稱。參見「山水畫」條。唐.杜甫〈存歿口號〉詩二首之二:「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我暗想此公也可算得多才多藝了。我從前曾經要學畫兩筆山水,東塗西抹的,鬧了多少時候,還學不會呢!不知他這是從那裡學來的?」
心腹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肝膽相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秦末楚漢相爭之時,出現了一個軍事天才,蕭何曾經讚許他「國士無雙」,劉邦也認為他「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劉邦能敗項羽而稱王天下,此人功不可沒,他就是淮陰侯韓信。韓信年少時父母雙亡,克苦讀書,熟習兵法。因為出身貧賤,他在鄉里屢屢受到人們的汙辱和輕視,受過「胯下之辱」,但他仍舊忍辱負重,等待一展抱負的時機。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之後,韓信投身項梁麾下。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但都沒有受到重視,於是他離開楚營,投靠劉邦。劉邦本來也沒有重用他,丞相蕭何知道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屢次向劉邦推薦,劉邦將信將疑,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之後,終於確信韓信是個人才,遂拜...
談笑封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談笑之中就獲封侯爵。語本唐.杜甫〈復愁〉詩一二首之六:「胡虜何曾盛,干戈不肯休。閭閻聽小子,談笑覓封侯。」形容取得功名十分容易。
好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容精采動人。《紅樓夢》第三九回:「他們何曾聽見過這些話,自覺比那些瞽目先生們說的書還好聽。」
十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十字交叉的形狀。如:「十字架」、「十字花科」。《晉書.卷三三.列傳.何曾》:「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南朝梁.吳均〈行路難〉五首之三:「君不見西陵田,從橫十字成陌阡。」
搗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暗中使用陰謀詭計。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我劉一郎何曾搗鬼,小老婆多應失水。」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二折:「陳德甫那秀才敢不要,都是你搗鬼。」
杖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年長者拄杖而行,故以杖履為對尊長的敬稱。唐.李商隱〈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詩:「不因杖履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