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是銅像本身的材質;動力因是雕刻家,是他讓銅的原料塑造成為銅像;形式因是銅像的藍圖或概念;目的因則是促使雕刻家採取行動的理念。四因當中,形式因與目的因最為重要,而且只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之中。因此,目的因是內在物自身本性的,而非某種我們主觀上強加其上的東西。 教育思想亞里士多德首揭「所有的人,天性上都有求知慾」,開始了他對教育的重視,其認為教育目的為一種生長的程序,沒有終點,唯一的終點為邁向「幸福」。以下說明亞里士多得知教育思想:文雅教育優於肉體的職業教育:受柏拉圖影響,認為心優於身,自由民的教育優於奴隸的教育,頭部的思考非...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平等」不是指爭奪「權利」與「義務」的平等,而是要爭取「立足點」的平等,減少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以促使兩性的和諧相處。資料來源: 國民教育社群網目錄1 基本理念2 課程目標3 分段能力指標3.1 1.性別的自我瞭解3.2 2.性別的人我關係3.3 3.性別的自我突破4 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5 參考資料6 女權主義6.1 女權歷史6.2 女性主義者6.3 女權運動7 同性戀7.1 同性戀的形成原因7.2 同性戀的迷思7.3 同志的慣用語彙7.4 同志運動 基本理念自從1996年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率先主張將性別平等...
Z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激勵與懲罰要兼用:組織團體內部對於獎懲制度應該因人而異,因為有的人需要用溝通講理的方式,才能有效促使其改善以及進步,但相對的,有的人則需要用懲罰的方式,如此一來才能達成目標,因此在團體內,對於獎勵以及懲罰,應該應每個人的個性而異,不該只有唯一的一套做法。而此也有效改善科學管理學派中以懲罰為重,以及人群關係學派中以激勵為重的行為模式。生理與心理需要宜並重:認為人在工作時的生心狀態皆應達到一定的滿足程度,如此一來才能有效改善工作效率上的問題,並且也能使員工或者團體組員們能更有向心力,並且以愉悅的心情來達成團體間的目標。此...
互通有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交換以滿足各自的需要。如:「我們彼此互通有無,合作一定會很愉快。」
沉默螺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害怕孤立並不會成為人們表達自己意見的動機。諾爾-諾依曼並為從經驗上證明她的前提假設,即害怕孤立會促使人們發言。第二,他們認為諾爾-諾依曼並為意識到人們所在的社群和參照群體對其意見的影響,過於強調媒體的作用。沉默螺旋理論是在研究1985年聯邦德國的媒體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否適用其他媒體值得懷疑。 參考資料 Spiral of silence. (2006, May 26).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03:00, June 17, 2006,from...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校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基於平等互惠、民主開放的原則,進行專業對話,實踐批判反思、教學、改進與研究,並促使全體教師一起發展。林劭仁(2006)闡述,其內涵為在師資培育機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在於引發教授、教師、學生及行政人員的自我學習動力與潛能,並藉此提升其專業自主的能力。而教育部則在2010(教育部,2010)於《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中說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組成,其持有共同的信念、願景和目標,為了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而共同努力不懈的以合作方式共同探就、解決問題。換句話說,教師專...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的建立,共同推展人類世界的和平與合作。人權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不斷地探索尊重人類尊嚴和人性的行為法則,促使社會成員意識到個人尊嚴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並能加強種族、族群、宗教、語言群體之間的瞭解、包容與發展。由此可知,「尊重」與「包容」是人權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互惠的權利與責任,則是民主法治社會中每個人所應謹守的共同契約。因此,人權教育即是尊重與包容、自由與平等、公平與正義等觀念的教導,進而促進個人權利與責任、社會責任、全球責任的理解與實踐。 課程目標人權教育課程的目標即是透過人權教育環境的營造與「經驗式」、「互動式」、「...
人力資本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業才能等,進而增加個人的就業機會,且亦表現在較高的薪資所得上,因此人力資本理論將對人力的投資視為可促使「人力資本」的效能增加者,其導致對經濟生產的貢獻亦正向增加。此理論獲得了許多實務上的驗證、支持,因此許多政府和個人對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深具信心。目錄1 相關名詞解釋1.1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1.2 物質資本(Material Capital)2 參考書目 相關名詞解釋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人力資本係指投資在人力上的教育、培訓及健康維護等各面向投資所總和的資本。亦可解釋為人所具有的...
dvance organizers) 亦十分強調新舊知識結合對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問題導向學習被認為可促使先前知識之活化 (activation),由於利用小組引導方式及利用問題來引發新資訊討論,而活化了學生舊有內在知識,能使舊有知識進行再組織 (reorganization) (Schmidt, 1993)。同時在認知心理學中的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概念,在問題導向學習中亦顯露無遺,後設認知即為「思考如何去思考」,是促使資訊更具...
道德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08),而是轉型領導概念的延伸。轉型領導的精神是透過引起從屬者的潛在動機來滿足從屬者最高的需求,並促使其全心投入。經由轉型領導的精神推展到更高層次的「道德領導」思維,道德領導跳脫了傳統領導的框架,強調領導者的信念、價值觀,而非技術面;強調領導者應「以德服人」,而非「以勢服人」。(許素紅,2011) 具體作法(陳嘉陽,2012)培養道德人格並以身作則。實踐批判倫理:透過質疑、反省、解放與重建的活動逐步達到良心道德層次。落實正義倫理:秉持公正理性的原則處理行政問題。發揮關還倫理:重視成員個人的感覺和情緒。本道德正義原則做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