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封閉圖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加以註解即提醒。 認識封閉圖形完成上述活動後,學生應皆自行畫出封閉圖形,此時可多做一個補充動作,即促使學生在封閉線內進行著色,因此可能產生紅色的星星等等,此著色過程主要是針對後續名詞定義的教學上,能幫助學生了解。接著則可開始介紹封閉圖形的名詞定義,首先位於封閉圖形內的則稱為內部,而如有操作著色步驟時,老師則可加以解釋即為著色之部分,而正確的內部定義為,外圍封閉線所圍成之內部。接著為外部,即在封閉線以外之區域,也就是尚未著色之部分,接著則須加以定義封閉線,此封閉線有個專有名詞稱為周界,也就是周圍的界線。另外可補充的是,此...
月經規則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的月經過期兩週以內,不論有無懷孕,為要使月經來潮,醫師使用特製的容量一百西西空針筒,前端接上一個塑膠吸頭,伸入子宮腔內,吸取子宮內的胚胎和子宮內膜等,以促使月經恢復正常的手術。這種手術類似人工流產手術,也可以說是變相的墮胎手術,不過跟人工流產不同的地方,是實施人工流產術之對象須有身孕,同時須作局部或全身麻醉,月經規則術則沒有這麼麻煩。
種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同一物種內,一些表現型相似的群體的組合。英文為race。此處主要用於人種的區分,一般可根據其外表形態和遺傳特徵(如膚色、髮色等),甚至個人的自我認同及社會文化等予以劃分,因此具有若干爭議性。
2.族,滅。「種族」指族誅、誅滅親族。《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後秦種族其家,盡讓高祖。」
教育的政治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政治功能目錄1 定義2 政治功能2.1 教育可塑造國民的政治意識形態2.2 教育可培養國家政治領導人才2.3 教育可增進國家政治建設成果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或稱政治社會化的功能。他是每個國家都須強調的一項教育功能,也就是促使每個國家得以凝聚人民向心力的原動力。如此一來,便可以建立一種集體認同,對於國家的認同,那國家的統治才能一代接續一代。自古以來,所有專治的政體,都會善用教育的此項功能,因為唯有透過教育的媒介,對於專制政體的認同才會是最鞏固,最強烈的,並且只須對新一代孩子實施高壓教育,只要一段時間,便能成功...
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法運用在課程與教學上,有所謂的正增強與負增強。教師可藉由正、負增強來促使學生表現出教師所期望的行為。 正增強如:學生順利完成作業,教師給予讚美,使學生感覺有成就,稱為正增強。 負增強如:移除學生所討厭的事物,來促使該行為的發生,稱為負增強。
國立新竹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觀念與實踐、分工與合作、欣賞與創作的學習過程。將學生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來促使同學們的成長能夠健全而不有所偏廢,期待學生們能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充分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校徽 校訓敬·藝·忠·誠 教學單位機械科板金科室內空間設計科電機科化工科製圖科綜合高中綜合職能科資源班 校史民國三十三年四月一日本校成立,校名為『新竹州立新竹工業學校』,四月十五日舉行入學典禮(校慶日)。校長為日人和田武,設機械、化工兩科。卌四年十月台灣光復,改名為新竹工業職業...
蛋白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蛋白質1.1 胺基酸1.2 產生四大卡熱量1.3 參考書目 蛋白質蛋白質是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在活生物中蛋白質有多種不同的功能:例如紅血球可運送養,以促使肌肉收縮、幫助食物消化的酵素,這些都是蛋白質的成分。(註1)在生物體內蛋白質成分相當多,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發現血緣較近的生物,其蛋白質的種類、構造也較相似。(註2) 胺基酸1. 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胺基酸,生物體內常見的氨基酸有二十幾種,依據胺基酸的種類、數目、與排列順序而組成不同形狀與功能的蛋白質。胺基酸中有些是動物細胞可以由簡單的有機物自行合成的...
巴爾幹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爾幹戰爭(1913年6月-8月) 。塞爾維亞想併吞阿爾巴尼克,而奧匈帝國害怕塞爾維亞日益強大,匆匆促使阿爾巴尼亞獨立。塞爾維亞人對此惱怒到了極點。兩國間的敵視成為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保加利亞由於被巴爾幹鄰國擊敗,因而轉向復仇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同盟國(因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皆為協約國成員),尋求恢復大保加利亞的光榮。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塞拉耶...
布魯納(Jerome S. Bruner)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發展於美國60年代,當時蘇俄率先發射「史波尼克號」人造衛星,震驚美國社會。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被批判促使學生被動學習,接受零散破碎知識,不能發展學生主動思維、靈機應變。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論逐漸興起。布魯納認為教學在安排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想要探索情境;並維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探索導向正確方向。強調知識結構的重要,學科重要的原理原則就是知識結構。結構化的知識使兒童易於把握事物間的關聯性,因而產生學習的類化作用。教師可將教材...
米食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食製作方法。將米食常識及米食營養健康觀念,透過親子活動、競賽或有獎徵答,以輕鬆活潑寓教於樂的方式,促使消費者獲得米食與健康的正確觀念,增進對米食的重視與喜好,達到推廣成效。(六)委託傳播媒體大力宣導:透過報章雜誌、車體外廣告、電腦看板及無線電視台分別託播米食宣導廣告,以擴大推廣層面。(七)舉辦學童米鄉尋旅系列研習活動:幫助學童「再聞稻米香,重溫鄉土情」,讓其親身體驗農村生活,實地瞭解稻米的成長、種類、營養成分,各種米食製品與節慶禮俗的互動,並親手插秧、習作簡易米食,參觀碾米工廠、農場與認識新舊農具等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