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3.9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調和音調的高低、旋律。《周禮.春官.大師》「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句下漢.鄭玄.注:「兵書曰:『王者行師出軍之日,授將弓矢,士卒振旅,將張弓大呼,大師吹律合音。』」
以佚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逸待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以逸待勞」原作「以佚待勞」。《孫子》一書為春秋孫武所撰,共十三篇,為古代兵書之一,內容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為歷代兵書之祖。〈軍爭〉一篇中由「治氣」、「治心」、「治力」、「治變」等多方面談作戰方法。先就「治氣」來說,軍隊的士氣在初期最為旺盛,接下來就會逐漸怠惰,久了以後思歸之心殷切,軍心渙散。善用兵的人就會避開初期的銳氣,而選擇這個時機發動攻擊,這是「治氣」。以整治自己的心,料敵機先,來等待敵軍的撓亂不安;以鎮靜自己的心,方寸不亂,來對付敵軍的喧鬧囂雜,這是「治心」。就近等待遠來之敵,以安逸等待疲憊之軍,以飽食等待飢渴之眾,這是「治...
陸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鑽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復試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後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
如荼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稱為嬖大夫。嬖,音ㄅ|ˋ。 (13) 建旌提鼓:插起旗子,提起大鼓。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16) 載常建鼓:設置旗子,擺好大鼓。常,一種繪有日月的旗子。鼓,樂器名。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聲音洪亮。 (17) 方陣:士兵排列成方形陣勢。 (18) 裳:人下身穿的衣服。 (19) 旂:音ㄑ|ˊ,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間A繫有絲繩,用...
名實相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禮》、《禮記》等書,為漢學家所尊。 (5) 《司馬法》:戰國時,齊威王命諸臣集古代兵法而成的兵書。〔參考資料〕 晉.魚豢《魏略》(據《三國志.卷一一.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王修》裴松之注引)太祖甚然之,乃與脩書曰:「君澡身浴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副,過人甚遠。孤以心知君,至深至熟,非徒耳目而已也。察觀先賢之論,多以鹽鐵之利,足贍軍國之用。昔孤初立司金之官,念非屈君,餘無可者。……」
六韜三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韜》、《三略》,分別指姜子牙和黃石公所作的兵書名。六韜三略泛指兵書或用兵的計謀。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一折:「六韜三略不曾習,南征北討要相持。」
匡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助扶持。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想君侯文武全材,通練兵書,習春秋左傳,濟拔顛危,匡扶社稷,可不謂之仁乎?」《三國演義》第三回:「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
戰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兵法、兵書
何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晏,字平叔(193﹖-249),魏正始年間著名的玄學家。他擅長清談,長於《易》、《老》,傳世之作則以《論語集解》最為著名。 生平何晏是東漢大將軍何進的孫子,母親尹氏後來被曹操納為夫人,<何晏別傳>說:「晏小時養魏宮,七八歲便慧心大悟,眾無愚智莫不貴異之。魏武帝讀兵書,有所未解,試以問晏,晏分散所疑,無不冰釋。」可見其人聰穎夙慧。他雖然自幼隨母入曹家,見寵如公子,對於自我的身分頗有鮮明意識,<何晏別傳>記載:「武帝欲以為子,每扶將遊觀,令與諸子長幼相次。晏微覺之,坐則專席,止則獨立。或問其故,答曰:「禮,異姓不相大,異族...
秦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人。兩次考進士不中,在蘇軾鼓勵和推薦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才中進士。秦觀年輕時有大志,讀兵書,想立功邊疆。但仕途不順利,只任過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等職。變法派執政後,秦觀因與蘇軾的關係而受排斥,被謫流放,死於藤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 著作《淮海詞》又稱《淮海居士長短句》。 評價1.蘇軾讚其:「有屈宋之才。」2.王安石讚他:「清新似鮑謝。」3.沈雄《古今詩話》:「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為少游一人而已。」4.《四庫全書提要》:「觀詩格不及蘇、黃,而詞則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