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挺身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危難時,勇敢的站出來,擔當其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小生挺身而出,作書與杜將軍,庶幾得免夫人之禍。」《文明小史》第五回:「當下見柳知府回答不出,他便挺身而出,對洋人竭力排解。」
|
虎兕出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兕,犀牛。柙,獸欄。虎兕出柙指老虎與犀牛跑出柵欄。比喻失職、有虧職守。《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
傾巢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全部出動。如:「為了將槍擊要犯逮捕歸案,警方配備強勢火力,傾巢而出。」
|
出人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他高出一頭。語本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後指超越他人,獨露頭角。明.陸采《懷香記》第三七齣:「書生俊傑真天縱,出人頭地建奇功。」《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勉強送他學堂攻書,資性聰明,過目不忘,吟詩作賦,無不出人頭地。」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不論從事何種行業,皆能有所成就。如:「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肯努力,不管做什麼,一定都會成功的。」
|
晝伏夜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天時潛伏休息,晚上才出來活動。如:「那人每天晝伏夜出,形蹤詭祕,實在令人好奇。」《明史.卷二四四.魏大中列傳》:「既抵都,邏卒四布,變姓名匿旅舍,晝伏夜出,稱貸以完父贓。」
|
出將入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外則為大將,入朝則為宰相。指文武全才的高級官員。《舊唐書.卷七○.王珪傳》:「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齣:「平章乃宰相之職,君侯出將入相,官屬不勝欣仰。」也作「出入將相」。
|
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各種行業中皆會有傑出人物。《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姑爺,俗話兒說的:『行行出狀元』,又說:『好漢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沒有好人哪?」
|
出師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征戰,遭遇困阻或行事受挫不能順遂。如:「缺乏萬全的準備,是這次出師不利的原因。」
|
視如己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般看待。如:「育幼院院長對院裡的孤兒莫不視如己出,全心全力的照顧栽培。」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