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獻身出力。《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奈何聽命於一紙之制書,自投身於虎狼之口乎?」《儒林外史》第三回:「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
著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出力
疼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疼愛、憐惜。《紅樓夢》第一○八回:「幸喜鳳姐為賈母疼惜,王夫人等雖則不大喜歡,若說治家辦事尚能出力,所以將內事仍交鳳姐辦理。」
效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力、服務。《儒林外史》第四回:「老伯母的大事,我們做子姪的理應效勞。」《老殘遊記》第二回:「明年如有委用之處,再來效勞。」
生死攸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到生存與死亡。形容關係重大。如:「即使都已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他還是不肯出力相助。」
酬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答謝出力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這番署缺,其實是撫憲因他學堂章程定的好,拿這缺酬勞他的。」也作「酬庸」。
2.給予出力的人的報酬。《老殘遊記》第二回:「封了一千兩銀子奉給老殘,算是醫生的酬勞。」
鼎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力。用以稱頌別人出力幫忙。[例]這次的工作能順利完成,要感謝各位的鼎力幫忙。
賢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能、品德及聲望的人。[例]這次募款活動,多虧地方賢達出錢出力,成果非常可觀。
社會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發聲,因此社運進行時的時空背景,便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如:民意是否偏向政府、是否獲得體制內民代關切出力、政府是否採取威權統治,都是社運重要的政治機會。 參、 文化構框社會運動通常帶有社會實驗或者社會預言的性質,意圖向大眾宣揚某種當下非主流的思維,宣告未來社會的景況,而不一定只是要改變現有資源的分配方式,而是傳達一種新的文化價值,但改變所需要的民氣民怨並非隨意可得,於是社運團體便得營造出一明確的構框,來集結民怨,創造運動大勢。 肆、 抗爭劇碼真實的社會運動現場通常具有高度的表演性質,抗議者高舉布條、沿街呼喊口號,為的是讓...
克儉克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禹說:「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意思就是說:舜覺得禹是個很賢能的人,既能勤勞地為國出力,又能節儉地持家,謙虛而不自滿,所以一定可以當得起帝王這個職位。禹在舜的堅持及百姓的擁戴下,終於接受了舜的禪讓,建立了夏朝。後來「克勤克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