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23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宋徽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北宋滅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四月七日,曹才人如廁時,被金兵姦淫。八日,一些宮女到金兵帳中避雨時被金兵姦淫,死者甚多。徽宗卻無可奈何,途中食物匱乏,風雨又起,餓殍遍地。七月二十日,二帝遷到中京(今北京),父子抱頭痛哭。天會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達金上京會寧府。二十四日,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太祖廟,行「牽羊禮」,在乾元殿拜謁金太宗。吳乞買封宋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遷往韓州(遼寧省昌圖八面城)。在...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為“五星聚奎”的清華五大導師,桃李門生、私淑弟子遍充幾代中國史學界。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北上時,王國維留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書,投頤和園昆明湖自盡。在其50歲人生學術鼎盛之際,為國學史留下了最具悲劇色彩的“謎案”。但也因此被後來的共產黨激進派所唾棄,在主流文化之外。  1927年的初夏,陰曆五月初三,想不開的王國維,轉了兩圈,看看周遭無人,一頭栽進頤和園昆明湖。  那時,頤和園門票巨貴,要大洋一元,因而遊人甚少,待救起,已斷氣。毛澤東有詩雲,“莫笑昆明池水淺”,那裏的水並不深,王跳進去,便一頭紮到底。...
高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高適,字達夫,渤海(今河北滄縣)人,出生於706年,逝世於765年。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生平經歷:高適二十歲時到長安求官未成,就北上薊門,漫遊燕趙,想在邊塞尋求報國立功的機會,但也沒找到出路。此後他在宋梁一帶過了十幾年“混跡漁樵”的潦倒流浪生活。直到近五十歲,才在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下當上小官。安史之亂後,他曾任監察御史,後與玄宗陳述軍事,受到重視,得以連續升遷,官至西川節度使,後又任散騎常侍。尚節義,遭時多難,有志功名,而言浮其述。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
一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一天中的第一時與第十三時。[例]我們搭下午一點的火車北上
陌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忽然。《劉知遠諸宮調.第二》:「向西北上一搭牆摧缺,陌然地見他豪傑,跳過頹垣。」也作「驀地」。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親民站下車,步行到校。(2)搭乘新竹***客運經竹東至親民橋下車,步行到校。方式三:自行開車台中(北上)經中山高速公路至本校:頭份交流道(三灣出口)→124縣道→親民路→學府路,平面道路行駛約10分鐘車程。新竹(南下)經中山高速公路至本校:頭份交流道(三灣出口)→124縣道→親民路→學府路,平面道路行駛約10分鐘車程。竹東經省道台3線至本校:經北埔→峨眉,平面道路行駛約30分鐘車程。台中經省道台1線至本校:經卓蘭→大湖→獅潭→頭份(124縣道)→親民路→學府路,平面道路行駛約50分鐘車程。台中經省道台1線至本校:經大甲...
兄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哥和嫂嫂。[例]他北上求學期間,全蒙兄嫂照顧。
中臺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技大學PS:下74號快速道路延著(大坑風景區)指標至東山路銜接(中臺科技大學)指標蒞臨本校。南二高北上經(烏日交流道)→ 至203公里處銜接74號快速道路往台中方向→74號快速道路終點銜接環中路直行→松竹路右轉(春天家具)→ 東山路左轉(中臺科技大學)→ 堤防調撥車道(中臺科技大學)→ 中臺科技大學PS:下74號快速道路延著(大坑風景區)指標至東山路銜接(中臺科技大學)指標蒞臨本校。中清交流道→路程約2.2公里→環中路、松竹路口(春天家具)→路程約4.8公里→松竹路、 崇德路口(全家便利商店)松竹路、東山路口→路程約1...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車,由中正路步行至本校約5分鐘。由高鐵台南站上86號快速道路大潭交流道西行,第2個交流道往國道1號北上(往台南方向),於新市(永康)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往台南市區方向約一千公尺。搭乘計程車至本校約NT450元。搭乘航空台南機場南下省道上86號快速道路(往關廟方向),第1個交流道往國道1號北上(往仁德、新市方向),於新市(永康)交流道下高速公路 往台南市區方向約一千公尺。*搭乘台鐵高雄客運台南市5路公車,由台南航空站開車經火車站至鹽行總站。興南客運台南...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評價5 參考書目6 以上資料來源 第一次拜相顯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元旦,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等人為趙匡胤謀策,發動陳橋兵變。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淳化三年(992年)因病辭職。趙普是宋太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建議太祖以廢除各將領的兵權,重用文人,以解決五代以來軍人及將領跋扈的局面<ref>趙匡胤有一天召趙普問道“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普回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