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皮亞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感覺和動作去認識周圍有形的環境;(2)而通思階段(二~六或七歲之間):兒童對符號發生興趣,可以運用口語表達事物;(3)具體運思階段(七~十一或十二歲之間):兒童開始有邏輯思考活動,並能根據物體的相似性與相異性加以分類,兒童亦開始具有時間與數學的概念;(4)形式運思階段(十二歲以後直到成人):此一階段以思考的條理性為其特徵,兒童學習在心理上重新組合抽象概念,做假設,領會各種概念的含義。這些發展階段的主張,促使人們重新評估過去有關兒童學習、教育的觀念。他主張教育活動必須配合兒童的心智發展,因此教師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是...
溝通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學生的特質、需求、和興趣為主要依據(施玉惠,2001)。此教學法是要讓學生從自然的情境、活動中進行口語的溝通來學習英語,將語言視為教室中的溝通工具而非學習目標,讓學習英語不在是為了成績而學習,而是為了開口溝通而學習。溝通教學法特別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 而溝通教學至少應包括文法結構的正確性, 及用語的合宜性才能達成溝通教學的功能(陳淳麗,民87)。(引自徐美雯,民96) 歷史背景與內涵  早年的教學法承襲傳統觀念,是以文法結構為導向,其共通性就是教學單元依文法結構的複雜性和難易度來訂定。例如教學單元先安排動詞現在簡單式的...
重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的探索問題或探索為思考的面向,重新檢視自己。2. 助人者在使用重述技巧時,必須把所傾聽到的內容化作口語文字,使助人者在助人過程中能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以不帶立場的方式,如此便能重新檢視其所聽到的正確性。(註1) 使用方式1. 重述通常比陳述要來的簡短而具體,重點在最顯要的素材,而不是逐字重說一遍。2. 重述的目標是讓各案能聚焦,並能對某個主題做深入的談話,不只針對個案以知內容,也讓個案發現問題。3. 助人在使用重述技巧時需以個案中心式的態度,幫助個案做深層探索,並且不該加以評價,也不該假定他們知道或了解個案所經驗的。4...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號己齋叟,元大都(今北平市)人。生卒年不詳。金末以解元貢於鄉,後為太醫院尹,金亡不仕。畢生致力於戲劇,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所作劇本多通俗口語,著有《竇娥冤》等六十五種雜劇。
傾聽技巧(listen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1.1 口語訊息的傾聽1.2 非口語訊息的傾聽2 無效的傾聽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傾聽是助人過程中很重要的基本技巧。 傾聽的態度,是助人者和個案建立關係初期中很重要的行為,有效的傾聽即為「積極傾聽」,也稱為「同理傾聽」。用來傳達傾聽態度的行為,在於專注和觀察,助人者除了以「參與」的姿態,傾聽個案口語表達的內容之外,還要觀察其非
結構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能力上通常具「視覺優勢」;運用視覺結構主要是降低自閉症兒童可能在注意力的缺失問題。由於自閉症兒童在口語理解能力得受限,這樣的方式讓他能跟一般兒童依樣也能習得許多作業規定和作業流程,並逐漸內畫為獨立學習和作業習慣。 三、時間結構透過視覺化、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參照個別學生的認知功能和偏好,設計適性的個別功課表或團體作息表,搭配由具體物、縮小實物等等,以訓練做為「自我提示」之用。同時,課程的序列安排應依據「增強物調查表」的評量結果及個體認知能力;先了解個體材料的偏好程度和專注力時常、分析課程活動屬性及教材難易度、伴隨使用增...
自由回憶法method_of_free_reca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ding),它與反應潛伏期(response latency)、凝視(eye fixation)、口語報告(verbal report)、分類(sorting)等同為認知心理學研究法中最常用的五種資料。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與自由回憶法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兩者需加以區辨。所謂自由聯想,是一種心理動力論的治療技巧,鼓勵諮商個案說出心頭閃現的任何想法,可以天馬行空地思索有關自己生命歷程所經歷的事物,不須檢查或過濾心中的陳述。在此環境下,一些被壓抑的潛意識可藉此狀態顯露。 參考文獻岳修平譯(1998)...
海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及努力程度。C.評量應兼重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D.評量宜採多元評量方式,如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口語評量、高層次紙筆評量或其他評量方式等。E.評量結果除由教師評定外,得適切參酌學生自評、同儕評量、家長評量及其他相關人員的評量資料評定結果,並應考量學生個別差異。F.學校宜進行教學成效評量,做為教師改進教材、教法的依據,以及實施個別教學和輔導的參考。 5.活動資源A.善用學校各項教學資源,積極拓展社區資源,營造良好教學環境。B.得與社區內各級學校與機構,合聘師資,交換或使用教學資源,或共用軟硬體設施。
團體轉換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風雨期和規範期。 暴風雨期(storming stage)此階段成員開始與其他成員競爭,於團體中由口語及非口語中顯出團體的權力及控制的競爭。如果能克服暴風雨期,將進入規範期。 特徵1.焦慮:成員剛克服團體開始階段的初始壓力,又進入面臨團體中,擔心自己開放程度?是否會被接納?怕失控?等二度壓力。成員可能因此保持觀望及沉默。2.抗拒:主要是來自因團體發展過程中的不舒服、衝突或自我潛能成長之適應狀況,在此階段特別明顯。抗拒現象可可能為針對討論的素材、團...
伯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對伯父的口語稱呼。《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你莫非就是我伯伯麼?」《儒林外史》第六回:「趙氏穿著重孝,出來拜謝,又叫兒子磕伯伯的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