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對話,較接近各地方日常語言,但又比口語誇張者,稱為「口白」。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性。【1-2-1】4-3-2-3認識資訊時代的科技。【1-2-1】【2-3-2】8-4-0-2利用口語、影像(如攝影、錄影)、文字與圖案、繪圖或實物表達創意與構想。【3-4-3】(1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習領域指標 可融入資訊教育能力指標2-2-4樂於嘗試使用社區機構與資源。【4-2-1】2-3-4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4-3-5】2-4-6有效蒐集、分析各項資源,加以整合並充分運用。【3-4-7】【3-4-9】2-4-7充分蒐集運用或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判斷與決定。【4...
多重障礙兒童身心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常人所接受。2. 溝通技巧:許多以智障生為主的多重障礙學生以及自閉症為主的多障兒童和成人都無法用口語溝通,有時會因無法用語言表達基本需求,因此會發展出不適當的行為,警如哭泣、攻擊行為與發脾氣等。3. 自理能力:多數的多重障礙學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與技能,像儀容整潔、飲食、穿著、如廁等技能,多重障礙學生學習都需要花一段很長的時間,或在學習上亦有可能會發生困難。4. 行動能力:大多數的多重障礙學生都缺乏身體違移動的能力和理解記憶的能力。尤其對於伴隨有肢體幛障礙的多重障礙者而言,會有所限制。5. 生理發展:多重障礙的孩童由於...
陳雋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信,他的優美詩行與詩想,就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鯨向海:陳雋弘詩中有一種「擬童話傾向」,展現的是一種口語般自然,直截了當的感動能量。林婉瑜:托付在輕之上的重量──我以為這是詩最好的表達方式,也是詩人不輕易的能力。責任編輯:張嘉倫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不難看出雍正具有相當的文學功底和文字表達能力,其上諭動輒數百數千言,書寫都很整潔,文字流暢,間有口語,稍加整理就成一篇政治性散文。雍正這種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才華,在清代列帝中是罕見的,其學問可能也不下於乃父,遠不及康熙的則是在武藝騎射方面。在雍正執政的十三年中,所批閱的奏摺,最保守的看法,至少約有二萬二千餘件;部本、通本十九萬餘件。硃諭、硃批,是雍正勤於政事的最好紀錄,也是雍正才思與政治才能的結合。總結的說:雍正,不失為一位有學問的君主,其文思敏銳、思路清晰。在文的方面,表現在:諭、詔、冊、論、記、序、雜著、題詞、...
蒙特梭利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式的符號及文字,讓幼兒理解環境中存在著另一種溝通的方式(陳文齡,2006)。根據研究顯示:擁有良好口語技能的幼兒,在日後學習讀寫方面也會較為輕鬆(Lawrence,1998)。而Montessori對幼兒早期語言刺激的看法,與全語文主張;幼兒要沈浸在充滿語言和有意義的文字中等觀念不謀而合,目的都是為要能幫助幼兒豐富語彙,以臻達到流利的讀寫。幼兒早期在兒童之家,經由運動及感覺教育的實施,手部一直在為後來的書寫作努力,以幫助幼兒進入第一階段讀寫基礎的預備(Montessori,1967)。後期的Vygotsky也特別提到有...
玩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弄、愚弄。多用於口語。如:「玩弄感情。」
催化性之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催化性之技巧(facilitative skills)所謂催化性之技巧,主要在藉由諮商師口語及非口語的方式,表達對個案之尊重、接納與關注,再藉由澄清及引導等技巧,一方面幫助諮商師對個案及其主訴問題有更完整之了解,另一方面亦協助個案對自己的困擾問題找到焦點,並進一步加以探討。以下是常用之催化性技巧。目錄1 (一)場面構成2 (二)觀察3 (三)專注4 (四)反映5 (五)引導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場面構成場面構成是指諮商師在諮商的任何階段,透...
順口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語。純用口語,句子長短不一,念來極為順口流利。如:「大陸有句順口溜:『十億人民九億賭,一億不賭裝糊塗。』」
紅樓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也指出「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緻」。(註3)二、 題材真實,故能夠貼近人心,合情合理三、 口語運用成功四、 在寫實的家庭社會生活中,又能夠以浪漫手法描寫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今天在許多課本中,仍然得見收錄著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回,實則在今日的我們眼中看來,也如劉姥姥一般對賈府生活有諸多驚奇不解之處,應該要多加比較,而不能單以我們今日生活的世界去了解此書。 參考書目註1 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頁408-412。台北:學生書局註2 馮其庸(2000)。紅樓夢,頁5-6。台北市:地球出版社註3 葉慶炳(1987...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