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溫調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溫時,便將身體盡量曬在陽光下,當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再躲回陰影處。(註2) 恆溫動物恆溫動物指的是哺乳類和鳥類,體溫在一般狀況下都會高於周遭的溫度。主要的產能來源是靠代謝作用所產生的熱量。為了維持高體溫,我們可得知恆溫動物的代謝速率一定比變溫動物高。哺乳動物有特定的生理機制來維持體溫的穩定。在下視丘就有恆溫器的構造。這個構造是哺乳類調溫的裝置,當體溫高於恆溫器時所設定的溫度時,血管就會舒張、排汗、呼氣等方式散溫。反之,當體溫低於恆溫器時所設定的溫...
鴨嘴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類單孔目。為較原始型動物,狀似水獺而小,長二尺餘,體生褐色軟毛,嘴扁平,被角質鞘,眼小,無耳殼,四肢短,各有五趾,趾間有蹼,具鉤爪,常瀕水穴地以居,食蟲魚之類,卵生,有育兒囊,無乳房,哺子時,乳由皮膚中乳腺而出,幼獸有齒,長成後即脫落,產於澳洲。也稱為「鴨獺」。
山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山羌(muntjac)1.1 山羌的角和面相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山羌(muntjac)1.有蹄類動物是植食性的哺乳類,但包含了偶蹄目(例如豬、河馬、鹿、羊、牛…..等)和奇蹄目(例如馬和犀牛)。台灣產的偶蹄目動物共有五種,山羌與台灣野豬是目前野外較常見的偶蹄類動物。(註1)2.山羌是台灣鹿科動物中最嬌小的一種,腿細短身體圓胖,可以說是鹿類中的矮冬瓜。牠全身都長著短毛,上半身為黃褐色,頸下及喉部近棕黃色。當牠受到驚嚇時會舉尾巴,露出尾下的白毛,以跳躍方式前進。原住民口傳中常描述山羌有大小兩種,而從實際的...
恆溫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溫不隨環境溫度改變而升降,且維持一定溫度的動物。如鳥類、哺乳類都是。也稱為「常溫動物」、「溫血動物」。
黑猩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哺乳類猩猩科。產於非洲。高可達一百五十公分,毛黑色,面部黑褐色,眉骨高,上下頜特別長,鼻小而扁,無尾,軀體強壯。喜群居,以果實、小鳥、昆蟲為食。是與人類最相似的高等動物。
肉食性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長哦裂齒就好像鋒利的剪刀,能夠嚼碎,而不是整個吞嚥進去,所以牠們可以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獵物。有些哺乳類肉食動物會在白天活動,但大部分都在夜間覓食,因為這時獵物不易脫逃,比較容易成功捕捉獵物。(註2) 狼狼一天的捕獵活動要行進20到30公里,而實際路程更遠。狼群規模從2隻到8隻不等,如果獵物龐大,狼的數量更多。狼群非常有組織,牠們長幼有序,具有優勢的配偶才能繁殖後代。成年狼每天需要吃超過2.5公斤的食物(包含肉和植物)。為了對物大型獵物,狼的牙齒撕咬力量也會比同等大小的家畜大很多。(註1) 鼬科動物鼬科動物包含近70幾...
臭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類鼬鼠科。形似鼬,大如貓,毛色黑,尾部有一對臭腺,可分泌臭液驅散敵人。多棲於灌木叢中及河濱等地,產於美洲或非洲。
靈長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脊椎動物。包括人類和猿類,大腦極為發達,面部短,左右兩目相接近,胸部有乳頭一對,指(趾)具扁爪,子宮多為單一子宮。
尿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囊狀胚外器官。鳥類與爬蟲類的尿囊位於絨毛膜和羊膜間,腔內儲存胎兒的排泄物,並作暫時的呼吸器官。哺乳類的尿囊與絨毛膜相連,於絨毛膜與子宮內膜結合形成胎盤後,向之供應血液。
河姆渡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了中國亦屬於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 骨耜當時古人類以骨耜等農葉工具種植稻穀,而骨耜係由水牛等哺乳類動物之肩頰骨所製,用以平整土地,清理雜草等。 陶器河姆渡人在當時以深腹、大容量的陶罐、陶盆等儲存糧食,如豬紋缽陶器為砂植的黑陶所製。 參考書目註1:劉軍,《河姆渡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頁19-21。註2:通鑑文化編輯部,《消失的古文明》,新北市:生活品味文化,民95,頁28-3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河姆渡文化英文關鍵字:hemudu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