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息黥補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黥,古代在臉上刺字、塗墨的刑罰。劓,古代割鼻子的酷刑。息黥補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殘缺,以恢復本來的面目。語本《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後比喻痛悟前非,改過自新。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補劓,漸收無用之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忘情的樣子。《莊子.大宗師》:「悗乎忘其言。」《韓非子.忠孝》:「古者黔首悗密蠢愚。」
造物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萬物者。指大自然。《莊子.大宗師》:「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莫逆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投意合,交誼深厚的朋友。語本《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里語徵實.卷下.莫逆之交》:「〔唐〕楊𡩋與楊城為莫逆交,德宗召城與甯俱來,知二人相善,詔並用之。」《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自此西卿又合縣裡結成了個莫逆交。地方公事不免就要參預一二。」也作「莫逆之交」、「莫逆之友」。
真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正的知曉。《莊子.大宗師》:「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南朝宋.謝靈運〈辨宗論.答慧驎問〉:「真知者照寂,故理常為用,用常在理,故永為真知。」
馮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神。指河伯。《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遊大川。」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六.莊子音義上》:「馮夷,華陰潼鄉隄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河伯。」《淮南子.齊俗》:「昔者馮夷得道,以潛大川。」也作「冰夷」、「馮修」、「無夷」。
相視莫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間的情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語本《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莫逆之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莫逆之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莊子》一書中對生命的認識有許多闡述。例如在〈大宗師〉一文裡,記述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等四人,互相談論道:「誰能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背脊,將『死』當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誰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為一體的,我就與他做朋友。」結果四個人都心領意會於生命來自於無而至於有,最後又歸於死亡─即無。因而四人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結為至交好友。後來「莫逆之交」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不死不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脫生死的境界。《莊子.大宗師》:「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也作「不生不死」。
勤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善於行走。《莊子.大宗師》:「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