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59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伯牙鼓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牙,古代善鼓琴者。「伯牙鼓琴」指伯牙所彈的琴曲意境高妙。《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耀。《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湯得伊尹,祓之於廟,爝以爟火,釁以犧猳。」
三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種犧牲。《孝經.紀孝行》:「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宋.邢昺.疏:「三牲,牛、羊、豕也。」《抱朴子.內篇.道意》:「太牢三牲,曷為濟焉!」
乾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竭澤而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載,春秋時,晉國將要和楚國開戰。國君晉文公非常憂心,問大臣咎犯說:「敵軍人數比我們多,要如何應戰呢?」咎犯回答:「我聽說禮不厭繁,兵不厭詐,要打贏這場戰爭,仍然得靠詐術。」文公將咎犯的建議告訴雍季,雍季說:「把澤水排光來捕魚,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把草木燒光來打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
魚池之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殃及池魚」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1>知與不知皆不足恃,其惟和調近之,猶未可必。蓋有不辨和調者,則和調有不免也。宋桓司馬2>有寶珠,抵罪出亡3>。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4>而求之,無得,魚死焉。此言禍福之相及5>也。紂為不善於商,而禍充天地,和調何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辨惑》。 (2) 桓司馬:桓魋,春秋時宋國人,生卒年不詳。任司馬,宋景公寵信之。後得罪出奔至曹國,欲叛宋,曹人反叛魋,後又逃至衛國。 (3) 抵罪出亡:犯罪逃亡。抵,當。 (4) 竭池:將池水排盡。 (5) 及:牽連。〔參考...
冷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指因過於哀痛而引起的氣逆病症。《梁書.卷四七.孝行傳.褚脩傳》:「脩性至孝,父喪毀瘠過禮,因患冷氣。」
光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比喻恩澤。《呂氏春秋.孝行覽.孝行》:「愛敬盡於事親,光耀加於百姓。」
簡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怠慢。《呂氏春秋.孝行覽.孝行》:「行於親重,而不簡慢於輕疏,則是篤謹孝道。」《紅樓夢》第六回:「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簡慢了他。」
道而不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不走小路,以免遇險。《呂氏春秋.孝行覽.孝行》:「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隋唐演義》第一一回:「豈不聞君子道而不徑,舟而不遊;跬步之間,不敢忘孝。」
孝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孝行的女子。《三國演義》第七一回:「上虞令度尚奏聞朝廷,表為孝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