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婚姻關係,指男子到女家成婚,並且成為女方家庭成員。如:「招贅」、「入贅」。《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家貧子壯則出贅。」
處之泰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穀傳》:「江陵大府,雄據上流,表裡襄、漢,西控巴蜀,南扼湖、廣,兵民雜處,庶務叢集,霆隨事裁決,處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許衡傳》:「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覈菜茹,處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處之」。
當務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當務為急注音︰ㄉㄤ ㄨˋ ㄨㄟˊ ㄐ|ˊ漢語拼音︰dāng wù wéi jí釋義︰猶「當務之急」。見「當務之急」條。 01.《孟子.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源) 02.《韓詩外傳.卷一》:「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故君子橋褐趨時,當務為急。」
無法無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目無法紀。無天,沒有天理。「無法無天」意指沒有法紀天理。明傳奇《釵釧記》是月榭主人的作品,敘述皇甫吟家貧,岳父史直想要退婚,但是女兒史碧桃不肯,約皇甫吟相見打算資助他財物,可是被韓時忠冒名赴約騙取釵釧,致使史碧桃誤解投水自盡,史直便告皇甫吟姦殺他女兒,結果皇甫吟被判死刑。後經李若水學士重審才洗刷冤屈,並考取功名,與投水獲救的史碧桃團圓的故事。典源節錄的是皇甫吟的訴狀內容,直指史直嫌他家貧有意退婚,另將女兒許配魏氏。但是怕他提起訴訟,自己無話可說,於是要婢女雲香作偽證來誣告陷害他,不顧法紀天理,肆意妄為毫無顧忌。後來「無法無天」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形容人肆意妄為毫無顧忌。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白樸《東牆記.楔子》:「我如今赤手空拳百事無,父喪家貧不似初。囊篋盡消疏,鵬程有路,何日赴皇都?」
啜菽飲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豆粥,喝清水。形容家貧而孝子曲盡孝心。《禮記.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唐.王勃〈倬彼我系〉詩:「夫豈不懷?高山仰止,願言毓德,啜菽飲水。」後亦指生活清苦,飲食粗簡。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七狀〉:「臣生負大罪,死負餘愧。雖進極榮顯,不若啜菽飲水,長為布衣也。」也作「飲水啜菽」、「飲水食菽」。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檀弓上篇記載,子游問喪具,孔子答以「稱家之有無」,家裡富有,也不能踰禮厚葬,無財則不可以備禮。顏子家貧,又未出仕,厚葬便不合禮,孔子不許可,實為愛之以德,奈因顏子之父顏路作主,師徒雖如父子,畢竟不是父子,終於不能止其厚葬,所以自歉而又責備門人。*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在匡,被匡人圍困,後雖脫險,卻與弟子失散,顏淵落在後面,最後才趕上來,孔子一見便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老師在,弟子怎敢死。」孔子知道顏子不會死,「吾以汝為死矣」是一時歡喜的反義語。顏子說「子在」,也是...
反脣相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賈誼〈治安策〉(據《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引)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1>鉏2>,慮有德色;母取箕帚3>,立而誶語4>。抱哺其子,與公併倨5>;婦姑不相說6>,則反脣而相稽7>。其慈子耆利,不同禽獸者亡幾耳。然并心而赴時,猶曰蹶六國,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終不知反廉愧之節,仁義之厚。信并兼之法,遂進取之業,天下大敗;眾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壯陵衰,其亂至矣。是以大賢起之,威震海內,德從天下。曩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 〔注解〕 (1) 耰:音|ㄡ,用來平整田土或擊碎土塊的農具。通「櫌」。 (2...
東食西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7 參考資料 出處《藝文纇聚˙卷四十˙禮部下引風俗通》:「齊有一女,兩家求之。其家語女曰:『欲東家則左袒,欲西家則又袒。』其女兩袒,曰:『願東家食而西家宿,以東家富而西家醜,西家貧而美也。』」 故事戰國時代,有位美麗的少女,從小父母就很寵愛她。到了適婚年齡,父母開始幫女兒物色結婚對象。她的左右鄰居剛好各有一位適婚年齡的男子,東邊的人家是個闊少,可惜其貌不揚;西邊的這位是個文質彬彬又英俊瀟灑的男子,家庭環境貧困。她的父母不知要把她給托付給誰,就交給她自己決定。喜歡東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供差遣的人。如:「苦役」、「僕役」、「雜役」。《南史.卷七五.隱逸傳上.陶潛傳》:「汝輩幼小,家貧無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