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寄生在人、動物和植物上的小型昆蟲。頭小,口突,腹大,無翅,以吸食動物血液或植物體液為生。會傳染疾病。
魚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毒。鰩的尾鰭是一種很好的禦敵武器;長尾鯊的尾鰭長約占體長的一半,常數尾群集,以其長尾擊水,用於驅集小型魚類後捕食,尾鰭成了捕食的工具。翻車魨由於游泳能力退化而在海洋中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尾鰭退化,整個身體好像被削一半似的,形狀甚是奇特。 背鰭  背鰭能使魚在水中保持身體的平衡穩定,但有的魚卻巧妙地利用了背鰭。如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海洋中的鯽魚,它的第一背鰭分化成一橢圓型吸盤,位於頭頂,常常吸附在大魚身上或船底而移徙遠方。安康背鰭的一部分變成了細長的吻觸手,適於誘捕魚類,在水中晃動吸引小魚上鉤。許多魚有一個背鰭,然而有的魚...
喜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是一種非常機警靈敏的鳥類,覓食時常有一隻進食,另一隻在高處觀望守護著同伴。以昆蟲、蜥蜴、青蛙、小型鳥類、哺乳類或植物的果實、種子、嫩葉等為食。在清康熙年間由中國大陸所引進,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為台灣鳥類的歸化種。 面臨問題棲息環境為易受開發及人為破壞之平原低地。築巢所需的大型樹幹不易尋覓。<註1> 別名由來相傳在一九七五年時,當時的台灣府知府蔣元樞自大陸捕捉了一百隻喜鵲也放在本來並無鵲鳥的台灣,因而得名"客鳥"<註2> 活動情況喜鵲在金門與西台灣濱海地區可說是常見留鳥,並且有隨著河川擴張族...
植物胞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型液胞為成熟高等植物的特徵,其體積可達細胞總體積的80%~90%。在植物分生組織中的母細胞則含有大量小型液胞分散於細胞質中,隨細胞成長而逐漸合併擴大,形成典型中央大液胞。[註四] 液胞由液胞膜(tonoplast)包圍,其內含有花青素、無機離子、及其它植物細胞代謝物,另草酸鈣則以結晶的形態存在於液胞中[註五]。液胞可調結細胞的滲透壓並影響植物細胞的大小。 參考書目[註一] 易希道,《植物生理學》 p80,國立編譯館,民國55年4月。[註二] William G. Hopkins, Norman P.A. Huner,編譯...
曇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而曇花之花期則通常在初夏或深秋時節。 果實曇花的果實為漿果,通常顏色為紅色。而種子則為黑色,其狀小型。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328。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192-193。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87599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曇花英文關鍵字:Epi...
分門別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事物不同的性質、特點,分別整理歸類。[例]章教授家裡藏書豐富,還分門別類管理,宛如一座小型圖書館。
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東西的小型方形器具。《元史.卷一○一.兵志四》:「若係邊關急速公事,用匣子封鎖,於上重別題號,及寫某處文字、發遣時刻,以憑照勘遲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沈瓊枝把詩同銀子收在一個首飾匣子裡。」
蜈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擊人類的。大蜈蚣的足顏色相當醒目,通常只要顏色醒目的動物通常就會含有毒性,牠們的毒螯能殺死爬蟲類和小型哺乳類動物。大蜈蚣通常白天喜歡躲在黑暗的角落裡,晚上才會出來覓食。大蜈蚣通常將卵產在地下的洞穴內,有時用身體把卵包起來,還經常舔洗,以保持乾淨。雌性的大蜈蚣通常也會在卵孵化之前,待在旁邊守護。大蜈蚣無意之間被人們從東南亞引進到美國南方等其他氣候溫暖的地方。(註1) 馬陸和蜈蚣馬陸的腳比蜈蚣多很多,但走起路來卻比蜈蚣慢很多,馬陸的每一體節有兩對腳,而蜈蚣每一體節只有一對腳。;此外馬路通常住在土裡,長年生活在有腐葉的熱帶地...
米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婚後三年更不幸死亡,米勒迫於生計只好將畫風改變為「洛可可」的形態,創作些裸女、代有華麗資產階級氣息、小型神仙畫,以迎合當時的市場,直至他無意間聽見他人對他的評論——「米勒專畫裸女」,大受打擊的米勒決定貫徹自身的繪畫信念不再為錢創作自己不熱愛的主題,在第二任妻子的支持下,米勒一家於西元1849年搬至生活花費較低的巴比松村,開始描繪他嚮往已久的農村生活。六年後,在米勒的繪畫技巧達到圓熟的境界之際,卻仍有人對他的風格不以為意,直到西元1867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獲得首獎,才讓大多數人信服他的成就。米勒的晚年稱不上安定,甚至...
壁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生細胞壁生長過程中,厚度增加速度不一致的結果。[註三]孔場內的原生質絲直徑約60nm,其大小足以讓小型分子通過,但胞器則太大而無法經由此通道交流。 成熟壁孔在次生細胞壁生成過程中,細胞間未生成次生細胞壁的部分會形成一相對凹陷的區域,此即壁孔。壁孔可以在非初生孔場上形成,亦可在初生孔場上形成;一個初生孔場可能只形成單一壁孔,亦可能形成多個壁孔。[註四]壁孔為兩細胞間物質交換的通道,因此常在兩細胞間成對出現,此即孔對(pit pair)。壁孔在生長過程中口徑不變的稱為無緣孔(simple pits),口徑變小者稱為有緣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