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17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夢裡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擁篲23>於庭,二客濯足於榻,斜日未隱於西垣,餘樽24>尚湛於東牖。夢中倏忽25>,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歎,遂呼二客而語之,驚駭。因與生出外,尋槐下穴。生指曰:「此即夢中所驚入處。」……時生酒徒周弁、田子華,並居六合縣,不與芧L從旬日矣。生遽遣家僮疾往候之。周生暴疾已逝,田子華亦寢疾於床。生感南柯之浮虛,悟人世之倏忽,遂棲心道門,絕棄酒色。後三年,歲在丁丑,亦終於家。時年四十七,將符宿契之限矣。 〔注解〕 (1) 吳、楚:吳地和楚地一帶,地約在今江蘇、湖南、湖北等範圍。 (2) 貞元:唐朝德宗的年號(西元785∼805)。 (3) 廡:音ㄨˇ,廳堂兩側的廂房。 (4) 秣馬濯足:餵馬...
追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後贈予官階、爵位。[例]朝廷感念李將軍為國捐軀的壯烈,追贈他為護國將軍。
嵇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53~304)字延祖,晉人,嵇康的兒子。曾從武帝出戰,為保衛武帝,血濺御衣而死。武帝為感念其護君殉國的英勇精神,乃保留血衣而不洗。
恩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惠。[例]當地居民為了感念他的恩德,特地在公園裡設立了一座他的銅像。
肝膽相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保持中立,與兩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這樣一來,不但將軍可保全自身,天下百姓也可免於戰禍。」然而韓信感念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加上他自恃有功,認為劉邦不會對付自己,也拒絕了蒯通的提議。韓信雖深諳兵法,卻不懂政治,不像張良、蕭何懂得自保之道,又好大喜功,過於相信劉邦的為人。後來項羽自刎於烏江,楚軍敗亡,劉邦即削去韓信兵權,黜為淮陰侯。最後韓信被呂后以謀反罪名誅殺,夷其三族,這便是一代名將的下場。後來《史記》原文中的「披腹心,輸肝膽」演變成「肝膽相照」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赤忱相處。
柯劭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柯劭忞(1848年-1933年),字鳳孫,山東膠縣人[1]。民國初年國學家、史學家。曾任輔仁大學(北京)董事會董事。 簡介少孤,由母李長霞教導長大,博極群書,過目不忘。光緒十二年(1886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民國成立以後,感念前朝恩澤,以遜清遺老自居。他曾嘗獨力撰著《新元史》,補充了許多新內容,糾正了不少錯誤。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贈文學博士學位。民國八年(1919)十二月,徐世昌總統明令《新元史》列入正史,是為第二十五史。 評價學術界對《新元史》評價頗高,認為此書乃集五百多年各...
洛陽伽藍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後魏楊衒之撰,五卷。後魏永熙之亂以後,衒之重臨故鄉,因感念其地之興廢,故採拾舊聞,追敘故蹟,寫成此書。
感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念他人的德惠而尊敬擁護。《三國志.卷五六.吳書.朱桓傳》:「往遇疫癘,穀食荒貴,桓分部良吏,隱親醫藥,飱粥相繼,士民感戴之。」《紅樓夢》第六二回:「又難為兩位姨娘受委屈,我們爺兒們感戴不盡。」
感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念知遇的恩惠。《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既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舊五代史.卷四○.唐書.明宗本紀六》:「琪,梁之故相,私懷感遇,敘彥威在梁歷任,不欲言偽梁故也。」
腹心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保持中立,與兩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這樣一來,不但將軍可保全自身,天下百姓也可免於戰禍。」然而韓信感念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加上他自恃有功,認為劉邦不會對付自己,也拒絕了蒯通的提議。韓信雖深諳兵法,卻不懂政治,不像張良、蕭何懂得自保之道,又好大喜功,過於相信劉邦的為人。後來項羽自刎於烏江,楚軍敗亡,劉邦即削去韓信兵權,黜為淮陰侯。最後韓信被呂后以謀反罪名誅殺,夷其三族,這便是一代名將的下場。後來《史記》原文中的「披腹心,輸肝膽」演變成「肝膽相照」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赤忱相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