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牛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諸侯會盟時,盟主割牛耳取血,分與諸侯宣誓,以表守信。後稱居領導地位的人為「牛耳」。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哭為之〉詩:「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七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以人死每七日設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親友的弔唁。《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朱重搥胸大,如親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陰彈指,七七之期已過,范舉人出門謝了孝。」也稱為「斷七」、「盡七」。
惻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憂、哀傷。《後漢書.卷二○.祭遵傳》:「征虜將軍潁陽侯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為之感傷,遠迎河南,惻怛之,形於聖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建安哀辭,惟偉長差善,行女一篇,時有惻怛。」也作「惻愴」。
喪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喪事的人家。如:「死者已矣,勸勸喪家別哀過度了。」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南人冬至歲首,不詣喪家;若不修書,則過節束帶以申慰。」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連迷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汝掎裳悲。逾二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思之淒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悔當時不將 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証印者矣。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 ,仗汝扶時﹔家中文墨,順汝辦治。嘗謂女流中最少明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 ,而於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
悲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悲憤、悲、悲傷、悲慘、悲哀、沉痛、哀傷
喪家之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喪事人家的狗,因主人悲傷哀,故乏餵養照顧而不得意。語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喪家之狗。」喪音ㄙㄤ。後多轉指無家可歸的狗,用來比喻不得志、無所歸宿或驚慌失措的人。喪音ㄙㄤˋ。《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當此之時,若失水之魚,喪家之狗,行不勝衣,言不出口,安能干當世之務。」《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喪家之狗。」也作「喪家狗」、「喪家之犬」。
沉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悲痛、悲、悲傷、悲哀
絕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極而昏倒。《隋書.卷七一.誠節傳.陳孝意傳》:「朝夕哀臨,每一發聲,未嘗不絕倒,柴毀骨立,見者哀之。」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憤懣絕倒,口不能言。」
窮途之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因車行無路而悲傷。語本《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時率意獨駕,不由征路,車跡所窮,輒哭而反。」後形容因身處困窘之境而悲傷不已。唐.王勃〈滕王閣序〉:「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