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窮山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據《文苑英華.卷九一九.碑》引)保定三年1>,授都督羅州諸軍事、羅州刺史,仍領金州兵馬,應接上庸公2>於文谷路,溪澗崢嶸3>,巖崖豁嶮4>,山窮水斷,馬束橋飛5>,中垺6>既開,雙城即款7>。 〔注解〕 (1) 保定三年:即西元563年。保定為北周武帝之年號。 (2) 上庸公:即陸騰(?∼西元578),字顯聖,北周代人,陸旭之子。北魏末,任通直散騎常侍。及魏分東西,仕東魏,為陽城郡守。魏恭帝三年,爵上庸縣公,邑二千戶。西魏文帝大統九年,被俘降,宇文泰以其為帳內大都督,領兵鎮壓各地起事。北周武帝天和四年,...
戒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祭祀、朝覲、會同、應接賓客等事應備的陳設器具。《周禮.天官.小宰》:「以灋掌祭祀、朝覲、會同、賓客之戒具,軍旅、田役、喪荒亦如之。」
國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體國民所應接受的基本教育,以養成基本的生活智能及國民道德,且具有義務教育的性質。縮稱為「國教」。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底是個怎樣的人。孔融到了李府,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的世交,煩請通報一聲!」守門人稟告李膺後,李膺答應接見孔融。李膺見了孔融,問他說:「我和你並不相識,你怎麼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
山窮水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據《文苑英華.卷九一九.碑》引)保定三年1>,授都督羅州諸軍事、羅州刺史,仍領金州兵馬,應接上庸公2>於文谷路,溪澗崢嶸3>,巖崖豁嶮4>,山窮水斷,馬束橋飛5>,中垺6>既開,雙城即款7>。 〔注解〕 (1) 保定三年:即西元563年。保定為北周武帝之年號。 (2) 上庸公:即陸騰(?∼西元578),字顯聖,北周代人,陸旭之子。北魏末,任通直散騎常侍。及魏分東西,仕東魏,為陽城郡守。魏恭帝三年,爵上庸縣公,邑二千戶。西魏文帝大統九年,被俘降,宇文泰以其為帳內大都督,領兵鎮壓各地起事。北周武帝天和四年,...
步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蟾,比喻月亮。步蟾比喻月下散步。唐.杜甫〈夜〉詩:「步蟾倚仗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
鳳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都,指長安。唐.杜甫〈夜〉詩:「步蟾倚杖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清.陳維崧〈賀新郎.擲帽悲歌發〉詞:「正倚幌孤秋獨眺,鳳城雙闕。」
燈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燈節之夜。《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鴆鴦會》:「奈何往來之人,應接不暇,取便約在燈宵相會。」
酒食地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朝夕宴飲,使人疲於應接的生活。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三:「東坡倅杭,不勝杯酌,諸公欽其才望,朝夕聚首,疲於應接,乃號杭倅為酒食地獄。」
俺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我們。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不知是那裡來的一個大漢,常來打攪俺每。」《水滸傳》第一○八回:「俺每如今將士都在一處,多分調幾路,前去廝殺,教他應接不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