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9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棄暗投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人生道路的擇上認清是非,走向光明正道。《三國演義》第六五回:「公何不棄暗投明,以圖上報父仇,下立功名乎?」《封神演義》第五六回:「不但骨肉可以保全,實是棄暗投明,從順棄逆,天下無不忻悅。」也作「背暗投明」。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以達身心均衡發展。透過多元文化的飲食、衣著、居住及家庭生活的學習中,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判斷與自我擇,並建立和夥伴相互合作與和諧共事的知能,進而養成宏遠的世界觀。 課程目標瞭解日常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生活的實際活動,充實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能。加強對日常生活的關懷,維繫與自己、他人及環境間的和諧關係。陶冶改善家庭生活及建立幸福家庭的信心、志趣與理想。 分段能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罰。《戰國策.楚策》:「王曰:『悍哉!』令劓之,無使逆命。」《新唐書.卷二一六.吐蕃傳上》:「其刑,雖小罪必目,或刖、劓。」
寧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寧願。在不很滿意的情況中,所做的擇。《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正為走出去做不出什麼事業,徒惹高人一笑,所以寧可不出去的好。」《紅樓夢》第四五回:「我寧可自己落不是,豈敢帶累你呢?」
教育行政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行的解決方案,以解決問題並達成目標的歷程。此定義包含三項要素:決定係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決定是一種擇行為與過程、決定旨在達成預定的目標。(註一) 決定與決策的區分  「決定」(decision making)內容廣泛且涉及範圍較大,是泛指所有的選擇,而「決策」(policy making),指涉範圍較小,為單指政策的決定。換句話說,決策只是決定的種類之一。(註一) 種類依動力來源:分為居間(為承上啟下作用)、請求(應部屬需要)、創造(自發)三種決定。依決定主體:分為組織、個人兩種。依決定性質:依範圍大到小區分,有策略...
義務倫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贏得某種好的名聲,或社會的表揚,才去做好事。康德義務論的倫理學強調道德義務的絕對性,以及個人的理性擇能力,它同時也強調個人自律的價值。康德將道德或倫理學體系區分為:自律(autonomy)和他律(heteronomy)兩種。真正具有道德正面價值的是自律性的道德,由個人自己決定自己行為的準則,而且自動遵循自己所立的法律。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切斷了個人理性與權威之間的聯繫。他雖沒有拋棄對上帝的信仰,可是卻主張,個人應該以天賦的邏輯運用能力和道德直觀,取代對宗教或政治權威的順從。在社會哲學方面,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為自由主義的...
千巖萬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高山深谷交疊成群。唐.皮日休〈河橋賦〉:「分其注使不可潰,修其流使不可吞,然後千巖萬壑,雷吼電奔,逆流而並瀉。」也作「千巖萬谷」。
個體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個體認同理論1.1 認同的要素1.2 認同狀態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個體認同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西亞(Marcia,1996)以Erikson的理論為基礎,研究自我認同(統合)的發展。 認同的要素危機:一個人要面對多種擇的時刻,例如:就讀系所的選擇。投入:個人針對目標所付出的心力與時間的程度。 認同狀態  馬西亞以大學生為對象,經由晤談的方式,詢問他們對職業選擇、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性別角色四方面的問題,探討大學生追逐自我認同的過程,並將之區分為四種認同狀態(陳嘉陽,2012):迷失型認同(認...
凌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稱古代的酷刑。歷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殺之人受盡痛苦,慢慢死去。有的先將犯人肢體斬斷,後割咽喉;有的以刀剮頭、臉,斷手足,剖胸腹,再砍頭。《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遲者,先斷其支骿,乃其吭,當時之極法也。」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合擬凌遲,押付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也作「凌持」、「陵遲」。
創造性解題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那個想法最特別值得一試?5發現解答(Finding Solutions)列出標準評估構想的標準,擇出最佳解決問題構想。哪些條件、原則應該列出,以便評選出最佳解決策略。這個策略會強化創造力嗎?比較各條件及標準後,哪些是重要而且必須?6實現(Making it Happen)或接受發現(fact finding)選出最佳的解決策略,發展行動計畫並付諸行動。應該如何執行計畫?如何能確保任務完成?哪些是計畫執行最大的助力?什麼困難最可能阻撓著計畫的執行? 參考資料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由「問題本位學習」培養學生創造力-以環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