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籌不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計策也提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01.《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棄,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源) 
蹄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蹄,捕兔的器具。筌,捕魚的簍子。蹄筌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比喻事物的跡象。南朝陳.姚最〈續畫品序〉:「自非淵識博見,孰究精麤,落蹄筌,方窮至理。」
玉質金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或物的尊貴完美。參見「金相玉質」條。《文選.劉孝標.辯命論》:「昔之玉質金相,英髦秀達,皆斥於當年,韞奇才而莫用。」
公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卿、大夫、士的孩子。《禮記.玉藻》:「公士,則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與公士為賓也。」
引繩排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人相對拉長繩索以排除、退他人。比喻互相扶助,共同排除異己。《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及竇嬰失勢,亦欲倚夫引繩排根生平慕之後棄者。」也作「引繩批根」。
請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指示如何處理事情。《儀禮.士昏禮》:「者出請事,入告。」《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
阮大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87~1646)字圓海,號百子山樵,明安徽懷寧人。性機敏,有才藻,崇禎時以黨附魏閹,為士林所;後居南京,復社中人作留都防亂揭逐之;福王立,馬士英當政,援大鋮為兵部尚書,乃務為報復,多所羅織;清兵南下,降之,後死於仙霞嶺。大鋮精於詞曲,著有《春燈謎》、《燕子箋》等傳奇。
一籌不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棄:遺棄。,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半籌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棄:遺棄。,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舞筆弄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弄文筆寫作文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空騁其華,固為事實所;設得其理,亦為遊辭所埋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