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4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收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遣散、斥逐、棄、趕走、驅逐
日月蹉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歲月流逝,一無所成。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徒使度外之士,棄而不得騁,日月蹉跎而老將至矣。」
九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文獻說法不一:(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周禮.秋官.大行人》漢.鄭玄.注:「九儀,謂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裴駰集解引韋昭注:「九賓則周禮九儀。」(2)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續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劉昭注引薛綜曰:「九賓謂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3)九種禮賓的官員。《漢書.卷四三.叔孫通傳》:「大行設九賓,臚句傳。」王先謙補注引劉攽:「賓,謂傳。九賓,者九人,掌臚句傳。」(4)典禮宴會中陳設的文物。《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張守節正義引劉云:「設文物大備,即謂九賓。」
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頑石點頭」之典源,提供參考。 《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1>,南還,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2>。至闡提3>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4>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 〔注解〕 (1) :音ㄅ|ㄣˋ,遺棄、排斥。 (2) 《涅槃經》:佛教經典。有大乘、小乘兩部,分述釋迦在入涅槃前的傳法遺言及修道狀況。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兩種。 (3) 闡提:梵語。「一闡提迦」的縮略,謂無善根不能成佛之人。 (4) 契:音ㄑ|ˋ,投合、切合。
引繩批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人相對拉長繩索以排除、退他人。比喻互相扶助,共同排除異己。《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及魏其侯失勢,亦欲倚灌夫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後棄之者。」《清史稿.卷二七二.湯若望等傳》論曰:「其在當日,嫉忌遠人,牽涉宗教,引繩批根,互為起仆,誠一時得失之林也。」也作「引繩排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步迅速的樣子。《論語.鄉黨》:「君召使,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半籌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棄:遺棄。,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孤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不隨流俗。《隋書.卷七八.藝術傳.蕭吉傳》:「吉性孤峭,不與公卿相沉浮,又與楊素不協,由是落於世,鬱鬱不得志。」
莫展一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棄:遺棄。,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同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同罪。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孤子三危是,四罪同科。」《福惠全書.卷一八.刑名部.盜賊下》:「今因其捕而敢於拒之,是無畏之心矣,雖欲不與強同科得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