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制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造、制定。《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兵無所不加,制作政令,施於後王。」《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我本朝太祖定了天下,大功不差似湯武,卻全然不曾制作禮樂。」
改絃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改絃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2、「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蹊徑3>,急門閭4>之政,淫民5>惡之;舉儉罰偷6>,墮民7>惡之;決獄不畏強貴,強貴惡之;左右取求,非法不予,左右惡之;事貴人不能過禮,貴人惡之,是三邪毀于外,二讒去于內。臣請改轍更治,三年必有譽也。」 〔注解〕 (1)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 (2) 阿...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勉不懈怠。《漢書.卷七一.平當傳》:「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梁書.卷四八.儒林傳.何佟之傳》:「永元末,京師兵亂,佟之常集諸生講論,孜孜不怠。」
政出多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令由許多部門發出。語本《左傳.成公十六年》:「魯之有季孟,猶晉之有欒范也,政令於是乎成。今其謀曰:『晉政多門,不可從也。』」比喻中央政府或領導階層權力渙散。《晉書.卷一一七.姚興載記上》:「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元史.卷一五○.何實傳》:「古者一相,專任賢也,今宰執員多,政出多門,轉相疑忌,請損之。」
車同軌,書同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初定天下,為使政令能通行全國,遂統一全國的度量衡、車軌寬度及文字等。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後用以比喻統一天下。
更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2、「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蹊徑3>,急門閭4>之政,淫民5>惡之;舉儉罰偷6>,墮民7>惡之;決獄不畏強貴,強貴惡之;左右取求,非法不予,左右惡之;事貴人不能過禮,貴人惡之,是三邪毀于外,二讒去于內。臣請改轍更治,三年必有譽也。」 〔注解〕 (1)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 (2) 阿...
規矩繩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矩、繩、墨,是用來畫圓、方、直線的工具。比喻應遵守的標準、法度。《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也作「規矩鉤繩」、「規矩準繩」。
司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宣揚教化、頒布政令時擊鐸警眾,故稱主持教化的人為「司鐸」。《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也稱為「秉鐸」。
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掌理牧場的官員。《周禮.夏官.牧師》:「牧師,掌牧地,皆有厲禁而頒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贊焚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