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59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藉助拐扙。雖然很想替國家效力到生命中最後一刻,但現在身體如此衰弱,如果哪天敵人突然發生叛變,他就算有心,力量也不足以平定動亂。到時不但對國家會有極大的傷害,群臣之前的努力也會付諸流水。班昭懇求皇帝讓哥哥回國,不要讓他就這樣老死異鄉。信的內容處處流露出深厚的兄妹之情,皇帝看了大受感動,下詔讓班超回國,而班超在回到洛陽一個月後就病逝了。這裡的原文就用了「超之氣力,不能從心」。另外在《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也提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復興漢室,西域各小國都來歸附,希望能得到保護,避免被他國併吞。但等了許久都沒看到漢室派兵過來,非常著急,鄯善國的國王就寫信給漢光武帝,說明漢帝國再不派兵前來,就只好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量、揣度。如:「自忖」、「暗忖」。《詩經.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推陳出新」條。 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釣臺詩》:「至羅泌詩云:『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浪說到如今。當年若著漁蓑去,煙水茫茫何處尋?』雖屬翻陳出新,未免尋瑕索垢。」 02.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四》:「題古蹟,能翻陳出新最妙。……嚴子陵釣臺或題云:『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著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的學生顏淵有一次讚美孔子說:「老師給我的感覺,是我越抬頭看,越覺得高;越用心鑽研他的道理,越覺得深。常常覺得自己已有一點了解了,好像來到了老師的跟前,忽然間卻又覺得落後了一大截。雖然老師的道理是如此地高深,不可捉摸,但是老師善於有步驟地引導我們,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們,又用禮來約束我們的規矩,讓我們越學越有心得,想停止都不可能。當我覺得已經用盡所有心力,好像可以獨立研究了,但是想再往前邁進,卻又不知從何著手了。」顏淵是孔門弟子中,最被孔子看重的一位,他所說的「欲罷不能」,是一種來自內在的學習渴盼,讓自己無法停止。後來演變成為一句成語,泛指想要停止卻做不到。
諱莫如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王儲之事一直懸宕未決。莊公臨終前,問他的弟弟叔牙誰可以繼承?叔牙推薦另一位兄弟慶父,但莊公對慶父有心結,並不贊同。又問另一位兄弟季友,季友回答:「我願盡全力支持子般繼任。」莊公聽了才放心。後來季友設計毒死了叔牙,等莊公去世後,就輔佐子般代行國事。但這種作法引起慶父不服,於是派人將子般殺害,立莊公的另一個兒子閔公為國君。兩年後,又將閔公殺害,並再意圖謀害繼位的僖公。僖公也是莊公的兒子,慶父打算斷絕莊公的後代,便可名正言順繼承王位。不料僖公已先被季友帶出國,慶父眼見計畫落空,不得不逃出魯國,前往齊地的莒國避難。季友後來將僖公帶回魯國繼承王位,另一方面要求莒國交出慶父。慶父在押解回國的途中,要求...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種畜牲到底有無佛性?趙州的回答並不一定,有時說「有」,有時說「無」。大慧普覺禪師就引這個例子來告訴有心向佛求證悟的人,要隨時把這例子拿來參究,直向內心去求答案。有時會覺得內心紛亂難安,像嘴裡咬到鐵釘一般,毫無滋味,在此當頭,千萬別退卻,因為這是即將體悟的時候。原來佛法緣於我們的心思,如果沒有一切心思,哪需要佛法來度呢?心裡紛亂難安,不就是體悟佛法的機緣嗎?這裡的「七上八下」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 + 「七上八下」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眾。這種用法也在宋代文獻就可以看到。在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提到一段故事:宋朝傅欽之在擔任御史中丞的時候,曾經奏章評論劉攽(...
耿耿於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事牽絆,不能開懷。明.黃道周〈與萬吉人書〉:「留都不能數晤,念西林月下,耿耿於懷,不圖今日追蹤無路矣。」清.湯斌〈答沈芷岸書〉:「去冬匆匆一晤,未得罄展積悃。别後企望雲帆,不禁耿耿於懷也。」也作「耿耿於心」 。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著木柴去救火。比喻處理事情的方法錯誤,以致雖有心消弭禍害,卻反使禍害擴大。《淮南子.說山》:「止言以言,止事以事,譬猶揚堁而弭塵,抱薪而救火。」《史記.卷四四.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也作「抱薪救焚」、「負薪救火」。
胸無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似例句 ○ ㄨ 此時他恨不得用盡最美麗的詞句來形容她,只可惜~,一句也蹦不出來! ㄨ ○ 他雖然有心振衰起弊,只可惜平日~,臨到用時,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胸無點墨」及「目不識丁」都有知識水準低落的意思。 「胸無點墨」側重於學養程度低,無法做適切的表達;「目不識丁」側重於一字不識,毫無學養。 胸無點墨 目不識丁 辨似例句 ○ ㄨ 他明明是~,卻硬要附會風雅,才會寫出這種不知所云的詩來。 ㄨ ○ 他~,你寫字條給他有什麼用?
熟能生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鏡錄.卷四五》佛云:「文殊,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云:「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如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則更無心想,□與定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