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6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學淵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家族中世代傳承某種技藝、學識,根基深源。[例]林老師的莊子哲學是家學淵源,講起課來,旁徵博引,十分精采。
根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本初或來源。《抱朴子.外篇.酒誡》:「縱心口之近欲,輕召災之根源。」唐.杜甫〈火〉詩:「羅落沸百泓,根源皆萬古。」
2.事物的根本、基礎。《魏書.卷六七.崔光傳》:「此乃學者之根源,不朽之永格。」《西遊記》第二回:「弟子近來法性頗通,根源亦漸堅固矣。」
3.追根尋問。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植物既載,動物亦繁。飛泳騁透,胡可根源。」
4.根由,事情的始末、緣由。《金瓶梅》第三九回:「夫人聽我說根源。」也作「根原」。
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家族或家中的人數。《三國演義》第九回:「王允又命呂布同皇甫嵩、李肅領兵五萬,至郿塢抄籍董卓家產、人口。」《紅樓夢》第一回:「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得他一身一口。」
頭重腳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面重,下面輕。比喻根基不穩固。如:「你堆的積木頭重腳輕,一定會倒下來。」
李商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商隱,字義山,自號玉谿生,唐朝懷州河內人。生於唐憲宗元和七年(西元八一二年),卒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西元八五八年),享年四十七歲。 生平義山早年喪父,小時候跟著博通五經的叔父李房讀書,學為古文。他的學識文章,便在此時奠下深厚的根基。長慶三年(西元八二三年),他守滿三年的父喪,被生活所迫,便遷至東都洛陽,受雇做一些寫字勞役,來幫助一些家庭生計。當時他年方十二、三歲,如此稚齡,便在現實的壓力中無力地掙扎著。所幸他在十八歲那年遇到了一位最賞識他、最提拔他,改變了他的命運的貴人-令狐楚。令狐楚愛其才,便僻其為節度巡官,並教他駢...
底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基礎、根基。如:「他的國學底子很好,順利考上中文系。」
邵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復出。當時有高人李挺之,見其好學不倦,就傳授了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秘奧。邵雍的根基過人,能融會貫通、妙悟自得,終成為一代易學大師,風靡遐邇的鴻儒。他自成一家獨特的宇宙觀,對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的規律瞭若指掌。《宋史》記載道:他對於“遠而古今世變,微而走飛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暢,通達不惑”,而且“智慮絕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學的另一位始祖程頤說他:“其心虛明,自能知之”。於是,他著書立說,撰寫了《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等著作共十餘萬言。邵雍對易經極有研究,開拓了「像數」學的領域,他「探跡索隱...
箕裘相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畚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並發揚光大。後來「克紹箕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能夠繼承父業,亦用於比喻能繼承師業。
國立中壢高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壢高商成為教職員工願意奉獻一生與令學生懷念的學校!兩個理念教育的基本礎論點建立在人是可教的,沒有這個根基,老師所有作為都將失去意義。把別人的小孩當自己小孩教,視學生如己出,帶好壢商的每一學生。三個期許對學生的要求及期許:修養品德充實學業自我認知經營策略 以生活教育為核心,以通識教育為重點,培養具有科技頭腦、人文涵養與民主素養及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國民。處在多元的社會,必須加強道德與教育的結合,傳遞學生正向道德價值,不使個人非理性的偏好成了價值的標準。多元社會產生多元價值,但不是每一元價值都適合傳遞給學生,學校教育要協助學生做...
根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基礎、根基。如:「他有紮實的科學根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