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45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怡然自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悅自得的樣子。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二.趙縮手》:「或終日不飲食,亦怡然自樂。」也作「怡然自得」。
衣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戴的衣帽等。如:「衣著整潔是參加宴會的基本禮貌。」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宋.楊萬里〈嘲道旁楓松相倚〉詩:「少年赤立無衣著,老翁深衣卻不惡。」
避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後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元.無名氏〈梧葉兒.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捕魚人,猶自向山中避秦。」
桃花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避世隱居的地方或理想的境地。典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例]桃花源無憂無慮的生活令人十分嚮往。
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後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宋.陸游〈小舟遊近村捨舟步歸〉詩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劍客所集,烏得有城郭署哉!」也稱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外地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歎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嗟嘆惋惜。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鮮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色彩明亮美麗。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世外桃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個成語出自晉朝陶潛所寫的〈桃花源記〉。故事敘述在東晉太元年間,武陵縣有個漁夫,有一天沿著溪水划船捕漁,不知道划了多久,忽然到了一個開滿桃花、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漁夫心裡覺得十分驚訝,於是便繼續向前划。到了溪水盡頭,他看到一座山,山下有個小小的洞口,洞口中好像透出一點點光亮,於是漁夫走下船,向那個洞口走去。山洞起初非常狹窄,只能容許一人通過。沒多久,他出了洞口,眼界頓時開闊明亮起來,出現了一座村子。村裡的人來來往往,每個人的表情看起來都很快樂的樣子。村裡的人看到漁夫也嚇了一跳,因為漁夫的穿著和他們大不相同。於是,許多人圍攏過來,問漁夫從那裡來,並熱情...
良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肥沃的田地。三國魏.曹植〈贈徐幹詩〉:「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