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忍饑受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飢餓。形容生活貧困。《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我們枉自在此忍饑受餓,不若將後面梨園賣了,買匹好馬,幹些本分求財的勾當,卻不快活!」也作「忍飢挨餓」。
法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梨園中專門演奏法曲的部門。唐.王建〈霓裳詞〉一○首之八:「傳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別作行。」《宋史.卷一三一.樂志六》:「惟〈瀛府〉、〈獻仙音〉謂之法曲,即唐之法部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恩遇類.盧明楷以精樂律受知》:「凡所撰進,皆播之管絃,列於法部。」
吹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演奏樂器。元.喬吉《揚州夢.楔子》:「近日梨園中討得一個歌妓,年方一十三歲,善能吹彈、歌舞,名曰好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日日雇了天字一號的大湖船,擺了盛酒,吹彈、歌唱俱備。」也作「吹打」。
伎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參見「教坊」條。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序〉:「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
女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戲劇中扮演女性的角色。如:「在梨園女角中,她算是赫赫有名的一個。」
耿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為梨園的神明──老郎神。姓耿名夢。見清.楊懋建《夢華瑣簿》。
瓊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的地方戲曲。由潮劇、閩南梨園戲結合海南島當地的語言、民間小調等演變而成。受粵劇影響頗多。也稱為「海南戲」。
行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梨園中稱祭祀行神所演出的酬神戲。
看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員、劇團專擅的戲碼。如:「想在戲劇圈出頭,必得有幾齣看家戲。」
怪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詫異的模樣。《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後來漸漸說到他是一個老梨園腳色,季守備臉上不覺就有些怪物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