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4.69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揚威耀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示威風,炫耀武力。形容得意誇張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只因武備久弛,軍無紀律,教他殺賊,一個個膽寒心駭,不戰自走;及至遇著平民,搶虜財帛子女,一般會揚威耀武。」明.顧大典《青衫記》第一二齣:「金鐙齊敲,旗懸太白高。揚威耀武,轉戰敢辭勞?」也作「耀武揚威」。
偃武興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偃息武備,提倡文教。《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傳》:「太尉官罷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興文也。」也作「修文偃武」、「偃武修文」。
前程遠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途光明,很有發展。《通俗常言疏證.武備.前程遠大》引《憐香伴劇》:「克紹書香,將來前程遠大。」
偃武行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偃武修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恢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雙瞳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光如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光如豆」指眼光像豆子那樣小。見於清錢謙益描述茅元儀的文章中。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詩文在當時頗有盛名。所著《列朝詩集小傳》,選錄明代二百餘年間,二千多家詩人的代表作,並替每位詩人寫了簡短扼要的小傳,提供許多珍貴的史料和線索。其中記載《武備志》的作者茅元儀,少有雄才,自恃甚高,卻被庸奸所忌,悲憤縱酒而死。錢謙益感歎世人所推崇的名流正人,許多都貌似忠厚,其實內心深不可測,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眼光短淺,見識狹窄。茅元儀的知己,卻只有錢謙益和高陽而已,心中無限感慨。後來「目光如豆」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
補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彌補缺漏。《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渠犁傳》:「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脩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武偃文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治已施行,武備已休止。形容天下昇平無事。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一齣:「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狀元試卷,蒙聖旨武偃文修,今其時矣!」也作「文修武偃」。
旗牌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擔任傳達命令的武官。《通俗常言疏證.武備.旗牌官》引《燕子箋劇》:「叫旗牌官,快撥供應人役等。」
曹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2~1938)字仲珊,河北省天津市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清末任第三鎮統制,民國由直魯豫巡閱使賄選為大總統,旋失勢去位。
將門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軍世家的子弟。《通俗常言疏證.武備.將門之子》引《風箏誤劇》:「原來戚公子有這樣高才,不愧是將門之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