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眼孔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光如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光如豆」指眼光像豆子那樣小。見於清錢謙益描述茅元儀的文章中。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詩文在當時頗有盛名。所著《列朝詩集小傳》,選錄明代二百餘年間,二千多家詩人的代表作,並替每位詩人寫了簡短扼要的小傳,提供許多珍貴的史料和線索。其中記載《武備志》的作者茅元儀,少有雄才,自恃甚高,卻被庸奸所忌,悲憤縱酒而死。錢謙益感歎世人所推崇的名流正人,許多都貌似忠厚,其實內心深不可測,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眼光短淺,見識狹窄。茅元儀的知己,卻只有錢謙益和高陽而已,心中無限感慨。後來「目光如豆」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
狼牙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在木棒較圓粗的一端布滿長釘子,狀若狼齒般,有柄可握。《武備志.軍資乘.戰七.棒棍》:「無刃而鉤者,亦用鐵抓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怎樣叫做狼牙棒?一根長棒,比齊眉棒稍微長些,上頭有個骨朵,有一尺多長,茶碗口粗,四面團團轉都是小刀子如狼牙一般。」
硬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地堅硬,拉起來費力的弓。唐.張籍〈老將〉詩:「不怕騎生馬,猶能挽硬弓。」《武備志.軍資乘.戰.器械.弓》:「至于持硬弓,而號稱勇力者,此不過將官套子。」
鐵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鑄的鞭子。形制、大小、長短隨人所宜。見《武備志.軍資乘.戰九.鐵鞭》。《三國演義》第五回:「第二個姓黃,名蓋,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鐵鞭。」
吳佩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2~1940)字子玉,山東蓬萊人。保定武備學堂畢業,清季以生員從軍,民國後官至直魯豫巡閱使,挾實力為直系之中心。直皖、直奉戰爭,勢位因勝敗而起落,後聯合奉系,與北伐軍戰,敗於湖北。在軍以不愛財、不怕死見稱。七七抗戰後,拒日軍及汪偽組織之誘脅,適犯牙疾,延日醫診治,失血而卒。國民政府以其志行堅貞,明令褒揚。輯有《吳佩孚先生集》。
重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懷孕的馬。《漢書.卷六六.劉屈氂傳》:「重馬傷耗,武備衰減。」
棄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武備,修明文教。如:「太平盛世,棄武修文,國民生活水準大幅提升。」
摜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摔角、角力的遊戲。《通俗常言疏證.武備.摜交》引《清朝野史大觀》:「穆宗喜舞劍,尤喜摜交,摜交須身體靈活,年稍長,即不能,其精者,摜交至數十度。」
傷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減損、耗費。《漢書.卷六六.公孫賀傳》:「重馬傷耗,武備衰減。」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一.官政一》:「監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遊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
望樓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攻城的用具。形似雲梯,上設有望樓,可以下望敵情。見《武備志.軍資乘.攻二.望樓車》。也稱為「樓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