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陽光法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某些易生金錢、權力等弊端的政治情事,提請立法機關作公開規範的法律案。如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行政程序法、政治獻金法、利益團體遊說法等。
  〔一九七九年教育法案〕是英國議會於一九七九年通過的一項教育法令;議案由保守黨政府提出。主要內容是取消〔一九七六年教育法案〕中授予教育科學大臣,強迫地方教育當局按照綜合中學模式改組中等教育制度的權力。但此法並未改變已有的綜合中學的地位,亦未廢除已獲准進行的中等教育綜合化改革計畫。(參見「〔一九七六年教育法案〕」)
反托拉斯法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旨在阻止獨占而維持商業公平競爭的法案。最著名者為美國於西元1890年通過的《修曼反托拉斯法案》(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與1914年通過的《克萊頓反托拉斯法案》(the Clayton Antitrust Act)。
〔柏金斯法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柏金斯法案〕的全稱為〔柏金斯職業教育法案〕(Car D. Perkin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 (Public Law 98-524)。該法案由美國國會在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九日通過,用以修正一九六三年的〔職業教育法案〕(Vocational Education Act of 1963) (Public Law 88-210),以便加強與改進職業與技術教育。
  一九六三年的〔職業教育法案〕,就以前的〔史密斯—休斯法案〕(Smith-Hughes Act)、〔喬治—巴登法案〕(George-Barden Act)以及〔國防教育法案〕(National ...
〔杜魯法案〕(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魯法案〕為一七九五年法國政府所頒布的一項教育法案。該項法案係由當時法國中產階級人士所推動,其目的在於設置小學及中學或高級學校(higher schools)以迎合資產階級人士的利益。依據該項法案而設置的高級學校,其課程內容應著重現代語文及實用性學科的教學;但因當時所設置的學校為數不多,難以與古文中學(Lycée)的地位相匹敵,故該項法案的功效不彰。
〔毛銳爾法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銳爾法案〕指十九世紀美國國會分別於一八六二年及一八九○年所通過由毛銳爾(Justin Smith Morrill, 1810~1898)議員所提出之與「贈地學院」(landgrant college)有關的兩個法案。在這兩個〔毛銳爾法案〕中,國會要求各州在聯邦政府的贈地上至少設立一所教導農工學科的學院,此外聯邦政府也提供了對這些贈地學院的撥款。透過〔毛銳爾法案〕所設立的贈地學院,有些直接取名為「農工學院」(agriculture and mechanics colleges)或簡稱「A & M學院」(A & M colleges)。這些農工學院後來對於美國西部各州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極大...
〔工業培訓法案〕(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業培訓法案〕的訂頒,係由於一九六○年代工業發展的升級,英國需要有更高品質與技術之勞工,然而此時國家對勞工之在職訓練卻相當少,且大多是附屬於企業的訓練計畫,因此一九六○年代初期,社會在需要充分就業、勞工技能短缺與海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乃要求國家在勞工培訓方面扮演較為積極的角色。
  〔工業培訓法案〕主要的內容,係設立工業訓練局(The Industrial Training Boards)負責各工業部門之訓練事宜,並系統地安排靠稅收來支持法定的及自願的培訓活動,此外並要求合理的訓練品質及內容。然而至一九六○年代結束,這些工業訓練局的功用績效不彰,二十七個訓練局所提供之內容也一團...
成人教育法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人教育法案係指成人教育工作者為了有效推動成人教育的發展,透過各種政治活動,促使立法通過相關的法律條款,以為成人教育活動設計的依據。
  成人教育法案的立法與成人教育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諾爾斯(Malcolm S. Knowles)在〔美國成人教育運動的歷史〕(A History of the Adult Education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書中指出,在成人教育發展史上,有以下比較重要的法案
  以美國為例,一八六二年林肯總統簽署〔贈地學院法案〕(Land Grant College Act),該法案同意贈予各州三萬英畝的...
  [實施義務教育標本兼治辦法案]係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由蔡元培等九人向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五中全會提案通過。內容分為:(1)應限期實施一年制之短期義務教育,對十足歲至十六足歲年長失學兒童,實行強迫教育,此為治標辦法。(2)注意竭力推廣充實小學教育,並切實行全日二部制,成為治本辦法。其所以建議實施一年制之短期義務教育,乃由於我國文盲太多,財力太絀,義務教育與小學教育,實不能併為一事,對於年長失學兒童,縮短其義務教育年限,以期迅速普及,實為萬不得已之事。其所以推行二部制,則是因二部制推行後,各小學經費教員,只須略事增加,即可添收加倍之兒童;換言之,即一校可作兩校之用,全國頓增加一倍之...
〔技術教育法案〕(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術教育法案〕是英國一八八九年通過的法律,授權地方當局(local authorities)可使用部分稅率(a penny rate)於技術教育。此時的地方當局已非學校董事會(school boards),因一八八八年通過的〔地方政府法〕(Local Government Act)已成立了郡及郡縣議會(county and county borough council),故為此時負責資助技術教育的地方當局;並另成立技術教育委員會(The Technical Instruction Committees),代表學校、學院及各教育機構的管理單位,負責技術教育事宜。此法是第一次使得初等教育以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